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应用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光明新区:全面引领和提升绿色生态城区建设
作者:admin来源:深圳特区报/王奋强杨健君阅读量:时间:2013-06-18

茅洲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

获得国家金太阳示范项目的光大环保杜邦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

    深圳,作为全国城镇化质量第一名的城市,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后,正面临土地、能源、水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巨大挑战,为化危为机,市委市政府决定探索新的发展管理模式并设立了光明新区,希望走出一条新的绿色发展之路,希望把光明新区建设成为“绿色新城、和谐新城”。

    支撑光明新区这一绿色低碳城区在广深港生态走廊上迅速崛起的坚实基座,是光明新区规划国土部门通过城市规划引导和土地管理等手段,沿着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不断提升理念,挖掘新区的优势资源,倾力打造“山水、田园、绿色建筑”新“三宝”,总结出一套“能复制、能实行、能推广”的绿色发展理念,推动整个新区从绿色建筑到“绿谷”的全面低碳绿色发展。

    “绿色规划”:引领绿色新城建设

    在“绿色光明”崛起的这一恢弘乐章中,绿色规划发挥了指挥棒的引领作用。

    光明新区规划国土部门始终坚持探索可操作的绿色城市的规划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将规划目标进一步演绎为保护生态安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低碳生态化的经济模式、低冲击的开发模式,并在后续的规划编制、规划管理探索中逐步将“绿色”目标贯彻落实。

    空间规划,彰显“绿色格局”。在光明新区建区之初,规划国土部门编制的《光明新区规划(2007-2020)》,就将新区定位为“现代化绿色新城”的发展目标,在接下来编制的各项片区的控制性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都秉持“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资源,合理利用河流水系,构筑与城市空间有机契合、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格局。

    设计导则,从示范到全面推行。按照“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规划思路和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全部完善的工作目标。2012年,光明新区规划国土部门在《光明新区全面实施<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管理办法(试行)》的基础上完成了《光明新区全面实施<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专项工作》的编制工作。全面剖析了光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规范提出了实施层面的绿色建筑控制指标,认真研究了可操作的绿色建筑审查指南,适度考虑了引领绿色建筑高端发展的激励政策。在“加强绿色建筑监管能力,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增长,完善绿色建筑激励机制,引领绿色建筑未来发展”的项目目标的指导下,形成了《光明新区绿色建筑调研报告》、《光明新区绿色建筑规划控制指标确定办法》、《光明新区绿色建筑设计审查指南》和《光明新区绿色建筑激励政策研究报告》四项成果。

    广深港光明站门户区规划,成为绿色低碳、低冲击的新典范。光明新区规划部门近期为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广深港光明站门户区编制的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结合地域特征将绿色低碳、低冲击的开发模式分解为具体的控制指标体系,纳入城市规划管理范畴;在此基础上,选取具体地块具体项目提出低冲击开发的详细要求并作为地块出让条件进行建设过程管理,力争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上树立绿色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同时结合新城建设总体发展战略,在高标准推广广深港客运站门户区城市设计中,以有主题、有形象、有环境、有特色为目标打造智慧城、华强文化城、创想城、软件城等主体的四个专业文化人文社区,创造光明独特城市特色。

    绿色交通,实现从低冲击到“低导”。光明新区地处珠三角东部城市群的重心,位于珠江东岸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发展轴上。目前,新区已建成或在建的光明大道、光侨路等九纵八横17条主干道路以及30多条支路,构成了光明低碳生态城中重要的绿色因素,承接香港、辐射珠三角东部城市群战略中心。

    光明新区无论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低冲击开发的实施经验,已具备全面开展低冲击开发的条件,即将实施《光明新区低冲击雨水综合利用规划设计导则》及其管理办法,将低冲击开发建设从“线”扩展到“面”,将会极大地推动光明绿色新城、生态新城建设步伐,光明绿色新城建设从此跨入了新征程。

    开创多地面立体交通规划探索研究。为解决传统道路交通模式建设带来的环境冲击、地形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光明新区规划部门在门户区积极开展立体交通和“多地面城市”的探索研究,为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提供必要的借鉴经验。“多地面城市”,即通过超低冲击多层次立体交通体系,超前建设快捷的公共交通(地铁、轻轨、有轨电车或其它轻型快速移动单元PRT等),从而引导绿色出行,减少汽车依赖以及因道路修建造成的地形破坏、环境冲击以及巨额投资浪费。这种模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始的自然地面,同时也减少了用地“几通一平”对土壤水文循环的破坏,以及通过发展便捷的绿色轨道交通,有助于减少现有汽车交通所带来的“城市病”,比较现行的“低冲击模式”则是一种更为便捷、集约、理想的超低冲击发展模式,是一种新型城市开发建设方式,是低碳生态城市开发模式的一种大胆创新,同时也是光明新区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的有益探索。

    “绿色生态”:支撑绿色新城崛起

    “光明新区‘绿色新城’是既定的目标,建设绿色城市就要坚持维护好生态环境和生态格局,因此要发挥好光明本底的绿色优势。这些本底的绿色优势,就是山、水、田、林,也包括绿色建筑,都是要在规划中体现的重要环节。”规划和国土委光明管理局局长彭水清曾如是阐述。

    光明新区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辖区拥有6000多公顷荔枝林和花卉基地、奶牛场、滑草场、公众高尔夫球场等生态旅游景区。新区土地资源丰富,绿地覆盖率占土地总面积的53%,水域和未建设用地达114.4平方公里。

    光明新区内基本生态控制线的范围的面积约83.44平方公里,占光明新区土地面积的53.45%,生态线是“高压线、铁线”,有计划、有步骤对原生态线内建筑进行清退对于加速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改善生物物种的环境,全面提高城市碳汇能力,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非凡的意义。

    深圳地处环海低山带,光明新区因此前开发强度较弱,得以留存了部分山脉,吊神山、大屏障、阿波髻、红花山、柴山、牛山等仍保持了起伏的山峦风貌。

    光明新区基本农田改造面积1.7万亩,通过衔接新区的15公里绿道建设,完善新区绿道网络系统,逐步建立舒适宜人的绿化环境,实现“把乡野引入城市,把市民送到田间”。

    立足上述这些稀缺优势资源,光明新区规划国土部门通过提升荔枝山、中央公园柴山等自然山体的文化内涵和设施便利度,结合城市绿道,突出“山”的主题;通过打造茅洲河一河两岸、公明水库等重点水资源、水文化和水项目的品牌和都市休闲功能,凸显“水”的主题;通过1.7万亩基本农田的都市休闲化利用,打造国家级生态科技农业区,打响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的品牌,为都市人口回归农业田园提供心灵栖息地,凸显“田”的主题;同时,践行绿色生态的城市规划和节约集约用地理念,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控制实现减量开发;同时充分挖掘潜力,通过城市更新对存量建设用地进行二次性开发,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和土地产值,既维护生态又体现了在保护中开发的和谐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的发展品质。

    “新区之轴”:濒水新城呼之欲出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座城市晃动的灵魂与设计思想。近年来,滨水地区已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彰显城市魅力、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资源。

    茅洲河是唯一贯穿光明新区全境的一条河流,其水系呈扇形状,流域最长扇径25公里,光明新区段从石岩水库起始,由南至北穿越新区,其支流水系呈扇形自西向东汇入茅洲河干流,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风貌。

    在规划国土委光明管理局规划工作人员看来,茅洲河已非光明新区的一条普通河流——在城市功能和空间结构上——它不仅串联起两明中心区的城市功能轴线,还是联系明湖公园、科技公园和两明森林/郊野公园的城市生态轴线。在光明新区饱含绿色新城建设理想,先行先试、至所未至的背景下,茅洲河应该是新区未来空间发展的绿色脊梁,是新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纽带。

    据了解,成果初显的《茅洲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以“绿城水岸、活力彩带”为主题,形成“一带、六区段、多廊,多节点”的整体空间框架。加强河道两侧的生态修复与景观美化,维系生态本底,打造绿色轴心;结合两岸“杨柳依依、青青茅草”,塑造特色区段;倡导沿河工业的产业升级,污染企业外围转移积聚,河岸用地功能复合化,突出文化创意,提升水岸价值;完善沿河公共配套,丰富居民生活,提高城市品质;组织廊道与绿道,衔接周边公园与古建筑,展现历史人文,彰显文化内涵。

    光明新区的规划国土人正是这样科学谋划,厚积薄发,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忘我地执守着绿色低碳光明新城的蓬勃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