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市长克劳馥·摩尔
作为“地球一小时”发起者之一,澳大利亚最著名的环保主义者克劳馥·摩尔曾在2007年首次活动当晚坐在悉尼歌剧院附近的麦克瑞大街上,“我静静地看着灯光逐渐熄灭,黑暗吞噬了我,而感动填满了我的心。”
年过六旬依然神采飞扬的悉尼市女市长摩尔21日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她表示,城市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性的关键作用,当悉尼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行动起来,便可通过发挥城际合作的绿色智慧催生更多的低碳发展解决方案。
“地球一小时”诞生记
深圳特区报:2004年开始担任悉尼市市长第一刻起,您就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当时是出于怎样的考量?
摩尔: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环保主义者,当城市遭遇气候变化问题时,可谓自食其果。全球各个大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到整个世界的80%。所以,我当选市长后第一件事就是专门设置了环保专员这个职位,同时发起“地球一小时”、“绿化屋顶”和“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等一系列发展低碳城市的行动计划。
深圳特区报:听说您在悉尼发起了“地球一小时”活动,从此以后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保行动,是什么促使您这样做的?
摩尔:大城市的环保并不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情。以当时“地球一小时’为例,其实我们当时并没有关闭城市运作必需的公共设施照明。然而仅仅是居民与商业大楼1小时的熄灯行动,就成功地将悉尼市当晚的能耗降低了10%,相当于在这1小时里,马路上少掉4.8万辆汽车。”
这一活动在悉尼市民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们意识到,凭借普通人的举手之劳,就可以起到巨大的节能效果。在2007年5月的C40大城市气候峰会上,我向来自40多个城市的市长介绍了这一活动,同样得到了积极的回应。当时我宣布,明年3月,悉尼的“地球一小时”将成为全世界的“地球一小时”,将会有很多城市为了这个星球的未来,一起熄灭灯光。希望深圳与我们全球共此时,通过大城市间合作对抗气候变化。
2030年的“绿色悉尼”愿景
深圳特区报:您刚才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当时是在2008年制定的一部富有前瞻性的城市战略,当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并出台的?
摩尔:2008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但其实我们的这部规划在之前几年就开始酝酿。当时,城市环境的恶化也变得明显,日益增长的水和能源需求、空气质量下降以及交通拥堵让悉尼人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
我上任之后一直在考虑如何让人们未来生活得更加美好,随后我们邀请商界、非政府组织、学术界、民间以及各政府部门、社区社团代表包括很多华裔社区代表举行多次会议,让他们全面了解这个计划,从而形成共识,因为这关系到悉尼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有97%的人告诉我们,要采取行动,减缓全球变暖。经过调查,人们对2030年绿色悉尼的愿景是: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而且减少废弃物,有绿化带很美丽,骑车很安全而且很有趣。
尽管当时面临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但这恰恰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越是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越需要制定具有长远眼光的决策。
“在大棒与胡萝卜之间,我选择胡萝卜”
深圳特区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城市政府决策者都很难真正达成共识或是下决心减少碳排放,你是如何做到这点的?
摩尔:坦率地说,我们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在推进温室气体的强制性减排措施方面表现得并不积极,因此,作为城市只能“自力更生”,找出健康发展的合理道路,我们面临的问题有共同之处:交通堵塞、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今天和深圳市市长的交流,彼此之间学到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比如深圳绿色建筑改造、推广电动汽车、提倡绿色出行等等措施都和悉尼十分相似,在具体操作层面如何更加有效地落实,未来两地可以继续合作共同开发我们的绿色智慧。
我非常赞赏深圳推行“自愿停驶汽车减免保险费用”这样鼓励性的做法,我可以理解伦敦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做法,但悉尼不会实行“拥堵费”政策,在“大棒与胡萝卜”之间,我选择胡萝卜。如果有足够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市民愿意自觉放弃私家车出行。所以,我在悉尼推行“自行车策略”和“步行计划”双管齐下,鼓励市民出行依靠“两条腿”或“两个轮子”。
人物档案
克劳馥·摩尔毕业于悉尼大学艺术专业,自2004年当选市长以来已连任三届,悉尼历史上第一位民选获胜的女市长。她曾担任悉尼规划委员会主席和悉尼艺术节主席,参与发起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C40(世界大城市气候变化领导联盟)、《可持续发展的悉尼2030计划》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