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应用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沈建国:推进节能减排 需上下一心行之
作者:苏玉东、陈向国来源:国际商报阅读量:时间:2012-11-29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乃国之大计,关乎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 

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日益窘迫所带来的压力愈重,对节能减排的希冀也越来越大:单位能耗强度要持续下降、耗能总量增速要减缓直至相对低位稳定;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承载力得以提升。近年来,国家层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表明担当大国责任的成绩,而在执行层面,还存在不通畅甚至梗堵现象。“我们把这种上下热、中间冷的现象称之为‘肠梗阻’,推进节能减排,需要治理这些‘肠梗阻’。”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沈建国对本报记者如是说。 

践行环保理念,疏通“肠梗阻”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政策的贯彻执行需要有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 

记者:您如何看待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执行情况? 

沈建国:中央层面没问题,但中层、基层还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如大量的推动措施、引领、示范措施、相关的公益活动等。总的来说,这些措施、活动在量的方面还不够。 

在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各级政府部门应以身作则,做执行节能环保政策的引领者、示范者。这种引领、示范作用还在于节庆的节能环保上。应该在节能环保的前提下,搞节庆,做到既有节日气氛,又能节能环保。一句话,各级政府应该从大局出发,努力践行,做节能环保行为的引领者和示范者。 

住宿、餐饮等行业节能意识有待提高 

记者:随着节能工作的深入,住宿、餐饮等服务行业渐成节能减排的主力军,您认为这些行业节能工作做得如何? 

沈建国:宾馆、餐饮等服务型行业在贯彻节能环保政策上实际上也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这种连接作用发挥的好坏,对于公众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与实践意义不可小觑。我认为,宾馆、饭店不应只关注入住率,应该引领节能、低碳、环保。因为他们的努力可以影响一大批人――使住在宾馆的人关注节能环保低碳,有助于节能环保习惯的养成,最终达到更多人践行节能环保的目的。 

记者:在哪些方面宾馆业可以做得更好? 

沈建国:从我看到的情况来说,宾馆等服务行业在引领节能环保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有些宾馆对宾客做了一些简单的提示,大多数什么也没有。相比而言,宾馆越高级在这方面做得越不够。当然,我说的不够是指对宾客节能环保的引导方面,宾馆自身的节能直接与成本联系在一起,他们会很关心。而对于属于宾客花钱购买的组成部分,如用水、用电等则没有做更多的工作。在这方面,宾馆等服务行业应该行动起来,采取宾客容易接受的方式对之加以引导。 

新能源汽车因为具有高效、微排甚至零排的特点,被视为不久将来的汽车替代升级产品,世界多个国家都在加紧研制,我国也制订了专门的产业规划,并在杭州、北京等地开展试点。然而,试点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并不十分踊跃。对此,沈建国说,“为什么政府接待工作不用新能源汽车?”“既然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既然搞了试点,就要制定一个综合方案,促进新能源汽车在试点的城市的广泛应用。只有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在不断应用中完善成长。” 

据记者了解,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信部、科技部于9月份共同启动了中央国家机关新能源电动公务用车试点示范工作,11个中央国家机关部门首批试用23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公务用车。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有更多的政府部门进入新能源电动公务用车试点示范工作。 

缓解企业压力,化解“肠梗阻” 

始自2008年底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不良影响还在延续,欧债危机的蔓延以及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复苏无力使全球经济形势充满阴云。我国经济增速亦有所减缓,在整体经济处于下行的情况下,节能环保面临巨大压力。 

记者: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下行的考验之中,企业的盈利能力比之以前有所下降,而节能减排的压力更甚。作为全国工商联、中国民间商会的负责人,您怎么看? 

沈建国:客观地讲,企业普遍存在不小的压力。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而像税收等的负担不轻,企业日子过得比较困难;另一方面,股市的低迷、CPI的变化形势,使企业的信心不足。在这样的困难下,企业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动力不足。

 记者:怎样才能增强企业完成节能减排的动力? 

沈建国:政府应充分理解企业的苦衷,企业层面确实付出了很大努力。政府应该继续完善各种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升级转型,支持企业发展。我个人觉得,国家可以把各种促进力量凝聚成一个拳头,集中物力、财力办大事,以此改善企业的生存环境,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提振企业信心。 

千方百计改善企业发展环境,使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是化解完成节能减排阻碍的内在推动力。 

记者:根据您的了解,国家层面会有哪些措施出台? 

沈建国:据我所知,有关方面正在筹组中国战略低碳专委会,力求以此打造有国际话语权的研究平台,对中国的节能低碳、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管理。有了这样的专业组织,就能形成有利于国内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国内企业成长环境的大政方针。 

以往,此类组织比较松散,不容易形成合力。现在这个组织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参与,力量更集中,容易形成对内、对外同时推动的战略方针和措施。 

长期以来,民间资本对能源、金融、铁路、军工等领域只能望门兴叹,有舆论形象地称之为玻璃门(看得见摸不着)和弹簧门(进去又被弹出来)。为了能够让民资真正进入相关领域,近期国家加大政策(新36条)扶持力度以破除民资投资障碍。 

记者:新36条发布以后,民资进入能源、铁路等领域的环境有所改观吗? 

沈建国:在舆论的推动下有所改善,但肯定还不是可以自由出入的自动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典型的自动门。玻璃门、弹簧门现象仍时有发生,希望能够形成可以自由出入的自动门。 

记者:能否具体讲一讲? 

沈建国:如今,民资对能源、铁路等领域都有较强的投资欲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成行。例如,对铁路的投资。实事求是地说,铁路里面清规戒律还不少。在舆论的压力下,民资总算可以进入,但民资进入的往往是投资巨大、难度系数高的工程。而如果只做这样的项目,民资肯定缺乏积极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民资往往会选择知难而退。这实际上在重演弹簧门的故事。 

记者:为什么会发生类似的情况? 

沈建国:根本原因是垄断行业不情愿、不希望民资进入。现在不得已让民资进入,那么民资进入时肯定不会有个好彩头。说到底就是像能源、铁路等长期处于的垄断地位的行业,习惯于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而不愿意分享资源。 

记者:您觉得应如何推进这项工作? 

沈建国:垄断行业真心实意让民资进入是根本的解决之策,否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民资进入就很难落实。如果像能源、铁路这样的行业愿意的话,它会把资源平衡后对民资放开,只有机会平等了,民资才算真正进入。一句话,如果让民企和国企无差别的享受国民待遇,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解决好民资进入国企长期垄断的行业,就可以使国企有了竞争,从而促进民企、国企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化,竞争力强了,盈利能力强了,企业压力小了,执行节能环保的能力就强了。 

摒弃浪费和无底限攀比 

记者:您如何看待一味追求奢华生活的现象?个人如何拿捏践行节能环保、低碳消费与生活享受的分寸? 

沈建国: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我国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节能环保、低碳发展与生活享受并不矛盾。但是,应该明确,生活享受不等于攀比,不等于浪费,而应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个人价值的实现。要扭转道德滑坡的现象,就要对全体公民加强道德教育,弘扬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此来温润、润泽被物化的良知和被冰封的传统光荣习惯。 

记者:受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国外市场总体需求减少;而过度的投资也不能使经济良性发展,因此,国家希望通过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该如何正确刺激内需呢? 

沈建国:拉动内需,是指拉动必要之需,而非过度超前之需、超过人们购买力之需。因此,拉动内需不会助长过度消费、盲目攀比之风。国家对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寄以厚望。之所以启动国内需求市场,是因为连续多年的经济增长使国民有了一定的消费能力,通过刺激释放一部分消费能力,如现在的节能家电惠民工程。我国民众已经有能力消费节能环保的家电产品,通过国家的财政补贴淘汰高耗能家电,既可以提高家电的能效、减少能耗,又可以使家电产业有力量继续进行产业升级,生产出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因此,扩大、刺激内需既有客观基础又有必要性。

记者:在扩大内需、刺激内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沈建国:一定要实事求是地拉动内需,拉动必要内需,不要盲目拉动内需。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内需要拉动;对于适度提高民众生活水平的内需要拉动。我个人认为,过度超前的消费不宜鼓励,更不宜刺激。因为鼓励、刺激过度超前消费,会直接导致攀比,导致浪费,导致资源和能源被无节制的开采、使用。 

转变发展方式,根除“肠梗阻” 

上下两头热、中间层面冷的状况根本原因在传统的发展的惯性力量和管理层发展观的停滞落后所致。要根除“肠梗阻”就得深化体制改革,努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以是否符合科学发展为准绳考核地方管理者政绩。 

记者:您曾在济南市任职,主抓过旅游工作。 

沈建国:对于旅游工作,有些人对它的重要性还不理解。当时,济南在财政不富裕的情况下,购买了挖泥船,对大明湖进行清淤、扩挖,使之增加2/3的面积,然后进行了很大的努力,拆除了湖边的不少建筑,还大明湖本来面目,使之成为“三面荷花、四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真正旅游景区。还有趵突泉,由于临近地区采煤,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导致断喷。经过努力,关闭了煤矿,使地下水逐渐复位,趵突泉的美景又重现了。如今看来,旅游和城市环境保护不仅没有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了拉动城市发展的动力之一,从这点来说,城市的管理者确实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实践证明,环境好了,再科学利用现有的人文、自然景观,发展旅游经济,其效果要比发展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效果更好,而且可持续。 

记者:管理者也需要转变固有观念。 

沈建国:是的。这个转变也不容易。当时,济南荣获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星旅游城市的荣誉,但有些人质疑说,这样的荣誉有什么用啊?言外之意不言自明。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旅游产业对山东的经济发展的作用再也不会有人质疑了。事实胜于雄辩。主要是在没有现实说服力时,管理者如何统一思想,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此,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对领导者、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发展前景及是否有未来。 

记者:有专家说,我国的环境治理状况总体呈现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状况。在处理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常常耗费很长时间,甚至不了了之。您对这种状况怎么看?有何建议? 

沈建国: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其他别无选择。之所以对环境污染问题处理效率低,甚至不了了之,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只重眼前利益,只关注GDP的增长、税收的增加;而对长远发展、民众的关注不予理睬。在我看来,应切实弱化对地方管理者唯GDP的政绩考核办法。因为在唯GDP的指引下,地方管理者关注国计民生事少,关注自己的职位、自己的政治前途多;实事求是办事的人少,而做虚事的人多。管理人、治理人比对治理大江大河的难度大的多,把人管理好、治理好,大江大河的污染治理就相对容易多了,处理环境污染事件的效率必定提升。 

记者手记 

让节能环保“入心、入脑”。 

以记者所知所见,举凡名字叫建国的,多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此次的采访对象沈建国正是如此,身为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她对共和国成立之初所提倡的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铭记不忘。在如今国家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做任何事都要考虑节能低碳”,“节能环保要入心、入脑”。 

沈建国的这些话触动了笔者的思绪:如果管理者和普通民众都能够将“节能环保入心、入脑”,都能“做任何事都要考虑节能低碳”,那我们的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恐怕也没那么难。难就难在言行一致。 

如约来到她的办公室时,她正在靠近窗子的办公桌前与人谈话。那天阴天,所以办公桌上方的灯亮着;接受采访时,她离开办公桌到靠近门的茶几旁落座,因为要拍照,她打开了茶几上方的灯,同时关闭了办公桌上方的灯。她强调,“节能低碳要从每个人做起,从每个角落做起,从每个单位做起,从每个城市做起。”在谈到现在奢靡、无底线的攀比现象时,沈建国竟然大感其愤。谈到公务接待的浪费时,她深表痛惜,她告诉记者,她到地方去很少打招呼,“这样做对接待方而言确实有点突然,但不会影响工作,尤其对调查性工作更有利。很难两全其美。这样做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沈建国的言行点滴证明她做到了“入心、入脑”,做到了“做任何事都要考虑节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