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也是环保新常态。节能减排,要政府更要市场。
财政资金运用之妙,在于四两拨千斤。如何善用财政杠杆“四两”,拨动市场、社会节能减排“千斤”,也成为新常态下的一道重要命题。
记者杭州从市财政局了解到,在新近公布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全国考核中,杭州成为首批8个试点城市中仅有的两个考核“优秀”城市之一,获得中央奖励资金3亿元。
据悉,杭州提前一年超额完成了“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单位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0.1%,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全部超过既定目标。同时,实施节能减排项目292个(批),财政投入各类资金23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711亿元。
突破“点对点”传统模式
财政资金不再“撒胡椒粉”
如果把节能减排比作一场艰苦战役,那么财政资金就是事关成败的粮草。有限的财政资金如何用,是一门学问。“杭州通过理念和机制创新,突破原先‘点对点’的项目管理模式,财政专项资金采用竞争性分配、典型示范项目引导等方式,激发市场主体参与节能减排的动力和活力。”市财政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王希说。
比如市财政出资3000万元,成立杭州市合同能源管理风险池基金,3年来为30家节能服务公司提供授信共计5.5亿元,推动节能服务公司承接杭州地区节能减排技改项目资金投资3.9亿元,预计未来实现节能减排效益超过7.2亿元。
环境污染有“负外部性”,而节能减排则有“正外部性”,可有时企业却无力为此买单,政府的适时介入尤为重要。比如延宕多年的杭钢集团搬迁,由于人员安置、新址购置、整体搬迁等需要巨额资金而一直未能实现。2014年,杭州市财政设计了一个方案,通过做地补偿的方式,为杭钢搬迁提供了110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终于促成顺利搬迁。
财政创新驱动机制创新
支撑“杭州样本”超前探索
积跬步以至千里。微观层面的创新可能蕴含全局意义。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领域,杭州的诸多探索亮点纷呈,其中同样少不了财政机制的创新支撑。
比如全国首创的生态补偿机制。杭州打破以往单一的GDP考核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将财政转移支付与生态建设绩效挂钩,近年来对环境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区域性重大环境整治项目等进行生态补偿22.5亿元,有效推动节能减排。其中,千岛湖交接断面水质监管和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打破了行政界限,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肯定。
杭州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也颇具代表性。杭州创新区级和镇级财政分配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城镇化建设,重点城镇实现地方财政分成收入超基数部分、镇范围内收取的规费、土地出让净收益三个部分100%留镇;创新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资金分级负担机制,市本级财政设立转型资金,每年投入1.5亿元专项资金和1.2亿元城乡统筹资金,推动农村生活污水纳管集中处理、河道整治、垃圾分类。
此外,财政投入对杭州交通清洁化探索的支撑也不容忽视。2008年以来,杭州财政先后投入6亿元,提供公共自行车8.1万辆,累计租用超过5亿人次;“五位一体”的绿色公交体系也日渐完善,三年全市淘汰营运黄标车9100辆,新增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2854辆,新能源车占比达50%;三年新增及改造新能源出租车3188辆,新增纯电动微型租赁车5400多辆。
名词解释
正外部性,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溢出效应,但其他经济人不必为此向带来福利的人支付任何费用,无偿地享受福利。负外部性,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对他人或公共的环境利益有减损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