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是“自行车之城”,市民出行青睐自行车。
哥本哈根市政大厅。
哥本哈根市民生活一瞥。
哥本哈根街头,两位骑车人停下来谈话。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摄
城市资料
哥本哈根:丹麦首都,位于丹麦西兰岛东部,隔着厄勒海峡与瑞典城市马尔默相望。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2013年)。11世纪初,哥本哈根还只是个小渔村,历经千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丹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北欧最大的城市。
丹麦的食品、造船、机械、电子等工业大多集中在哥本哈根,这里既是传统的贸易和船运中心,又是新兴制造业城市。近年来,随着清洁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哥本哈根在低碳环保等方面成绩斐然。
市长档案
艾芙·巴伊卡尔,36岁,2011年就任哥本哈根分管技术与环境管理的副市长。2009年至今,任职哥本哈根市财政委员会委员,哥本哈根议会议员;2009年至2011年,任职哥本哈根议会社会主义人民党发言人。
皮娅·阿勒斯莱乌,1972年9月生于丹麦海宁,2008年就任哥本哈根分管文化和体育的副市长。2001年至2004年,任职哥本哈根议会丹麦自由党主席和发言人。
1 为骑车人群规划城市
“童话之都”、“自行车之都”、“设计之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设置企业总部的理想城市”……无数个光环使得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熠熠生辉。这座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北欧名城,除了安徒生童话、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外,在绿色出行、节能减排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2009年曾成功举办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这次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吸引了全球92个国家的相关官员参加。去年,哥本哈根凭借生态创新和可持续交通方面取得的卓越成绩,获得了“欧洲绿色首都奖”,再次证明这座城市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领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近日,深圳特区报记者采访了哥本哈根分管技术与环境管理的副市长艾芙·巴伊卡尔和分管文化和体育的副市长皮娅·阿勒斯莱乌,她们向记者讲述了哥本哈根如何打造成自行车之城,以及到2025年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个碳中和首都的宏伟目标。
深圳特区报:哥本哈根号称自行车之城,自行车在哥本哈根市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能跟我们说说为何哥本哈根市民如此热衷骑自行车吗?
艾芙:在哥本哈根,骑自行车的人并不意味着是环保主义者或者收入较低的人,而仅仅是因为自行车是哥本哈根城区最安全、最便捷和成本最低的出行方式,只要在0—6公里以内的距离,自行车就是最佳选择。据统计,每个工作日哥本哈根市民骑车出行公里数由1995年的80万公里上升到2012年的123万公里,哥本哈根36%的人骑车上班或上学,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这一比例提高至50%。
骑自行车的好处很多,不仅可以减少噪音、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还可以锻炼身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也相对较低。根据多年的数据统计,我们算了一笔账,在哥本哈根以自行车代步,每年减少的医疗开支为2亿3千万欧元:以自行车代替汽车,每公里社会收益净额为0.16欧元;居民健康改善使医疗成本降低,每公里节省0.77欧元。
皮娅:自行车是我们丹麦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这部分文化是我们费了很多心血才逐渐形成的。
哥本哈根致力于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棒的自行车之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修建了许多自行车道,同时,我们还积极举办国际和地方自行车赛事。比如,哥本哈根以“自行车之城”的名义举办过好几场国际赛事,其中一场就是2011年世界公路自行车锦标赛。
深圳特区报:为什么自行车是城区的最佳交通方式?哥本哈根是否有相关法律法规保证自行车的优先性?
艾芙:我们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哥本哈根议会已经通过促进绿色出行的方案,市政府在改善自行车、步行和公共交通环境方面,投入很多。
为了使更多哥本哈根人上班、上学都骑车,确保交通顺畅是首要因素。因此,我们为骑车人群规划城市,使大家能够享受一个安全、便捷、舒适、省时的骑车环境,主要体现在:
——哥本哈根修建了350多公里自行车专用车道,并且设置道沿与汽车及其他机动车道隔离开,保证了骑行者的安全。我们希望修建更多、更宽的自行车道,将哥本哈根市民骑车出行的安全感由2010年的67%提高至2015年的80%。
——为缩短自行车交通时间,确保交通顺畅,哥本哈根的交通指示灯都实行“绿波计划”。该计划按自行车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相应调整绿灯时间,在一些主干道实行自行车优先。
——将自行车融入哥本哈根整个交通网络,使乘客能够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之间自由换乘,还可将自行车带上地铁和火车。自行车停放设施和自行车共享系统也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哥本哈根专门建造了两座自行车专用桥,还建了43公里绿色自行车道,为骑车人提供了主干道以外的乡间小路,以及公园和休闲场所的道路。各种亲子车也方便市民和孩子一同出行。
深圳特区报:在修建自行车道或老建筑保护等城市规划和管理方面,哥本哈根市民的参与程度如何?
艾芙:丹麦相关法律规定城市规划必须有市民参与。所以,当哥本哈根要进行某项城市规划时,必须提前至少两个月公示,在咨询期内市民都可以对该项目进行评价。如果该项目影响很大,政府就要举行听证会,详细介绍该项目,并听取市民意见,进行辩论。听证会结束后,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就会根据市民意见决定该项目是继续还是停止。
为保护老建筑,哥本哈根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为的就是促使哥本哈根历史与发展并重。历史遗迹和现代建筑构成了哥本哈根的特殊气质。每次,我们要建新建筑的时候,都会反复衡量新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对周边建筑尤其是老建筑的影响,并进行公示。
2 约60%的垃圾被回收利用
深圳特区报:哥本哈根计划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首都,为实现这一目标,你们有何具体措施?
艾芙:所谓的“碳中和”就是在进行所有减少或避免碳排放的努力之后,对仍然存在的排放额通过植树等环保方式进行抵消。
哥本哈根计划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和首都,我们希望以此证明:城市增长、发展、提高生活质量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可以并行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光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将这个目标细化到具体的措施。2012年8月,哥本哈根议会通过了相关计划,制定了《哥本哈根2025年气候规划》行动计划书。该计划描述了人类对碳中和的追求,以及如何通过政府、商界、学术机构和哥本哈根人的通力合作,使哥本哈根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哥本哈根市政府去年9月拿到了该项目的第一笔拨款,便立刻开始实施该计划书。2013年到2016年,我们计划进行65项道路规划,其中35项已经在今年开始启动。
此外,市议会刚刚通过了一项新的《资源与垃圾管理计划》,根据该计划,垃圾也是资源,因此,哥本哈根市民将要遵循新的垃圾分类方式,更加注重回收塑料、金属和有机垃圾。立法只是我们促进垃圾回收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一部分。1988年,哥本哈根超过40%的城市垃圾被送往垃圾填埋场,现在只有1.9%的垃圾送往填埋场,大约60%的垃圾被回收,剩余的垃圾都物尽其用,为城市区域供暖网络所使用。
在《哥本哈根2025年气候规划》出台之前,哥本哈根就一直致力于节能减排以应对气候变化。从2005年到2011年,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了21%。气候规划实施后,到2025年,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由现在的190万吨降低至120万吨,比2012年减少39%。而且,哥本哈根市民有望在电费和暖气费上平均每年节省537欧元。
深圳特区报:丹麦的清洁技术举世闻名,请问这些清洁技术涉及哪些方面?政府对于清洁技术领域有无扶持计划?
艾芙:我们的清洁技术公司涉及能源效率、能源产品、防空气污染、有效利用水资源等领域。丹麦拥有500多家清洁技术公司,提供了全球16%的服务。这些公司的40%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超过三成的公司营业额翻倍。2009年,丹麦的清洁技术公司的生产力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清洁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丹麦和哥本哈根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深圳特区报:哥本哈根赢得了2014欧洲绿色首都的荣誉,是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城市之一,也是众多跨国企业设置总部的首选城市。请问,哥本哈根在平衡宜居和宜业方面有何经验?
艾芙:我们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发达,教育水平高,公共卫生系统发达,医疗保险涵盖面广,公立幼儿园较多。同时,哥本哈根还是个历史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保护完好的古建筑,文化氛围浓厚。
皮娅:高质量的生活和快速的经济增长并不矛盾,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哥本哈根不仅有高质量的生活,也拥有快速的经济增长。我们的社会福利好,民众都可享受医保,有许多公立幼儿园和日托中心,教育系统完善,劳动力资源丰富,文化氛围浓厚,这些都吸引了众多移民和公司来此发展。
3 冀与深圳加强合作
深圳特区报:哥本哈根是世界著名的设计之都,大到建筑、小到美食都充满无限的新意,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哥本哈根成为设计之都的经验吗?
艾芙:像自行车一样,设计已经融入到哥本哈根市民的生活中,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设计对于哥本哈根来说,不但是一种美学,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设计师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努力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比如哥本哈根的IT大学、VM大楼和“8”字公寓等建筑设计新颖、舒适实用,获得过多项大奖。
但是,设计离不开需求,丹麦4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建筑物,建筑物内的能源优化节能潜力巨大。因此,我们现在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建造和改造建筑。可持续建筑从选址到设计、建造、使用和维护,均可保护环境、节省能源。在建造新建筑时,我们使用高效的围护结构,LED灯及使用需求控制,注重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改造老建筑时,我们在尊重老建筑美学设计的前提下提高能源效率,更换老式窗户,使用环保的通风系统循环器。通过老建筑改造,我们希望到2025年的用电量和热力消耗比2010年分别降低10%和20%。
深圳特区报: 2008年11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深圳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设计之都”称号,在您看来,在设计领域,深圳和哥本哈根的合作前景如何?
皮娅:设计是我们共同的特长,双方合作之旅已经开启。去年深圳工业设计协会就曾到哥本哈根访问。接着,深圳就联手哥本哈根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工业设计节。没记错的话,双方签署了设计战略合作协议,要强化两地设计交流与合作,并逐步落实设计交流、设计推广、研究发展、人才培育及设计辅导、知识产权保护等项目的交流合作。
我确信,通过不断的交流,哥本哈根和深圳未来的合作会逐渐扩展到清洁能源、文化创意和城市管理等领域。
深圳特区报:在您看来,除了设计之外,深圳和哥本哈根未来最有潜力的合作领域有哪些?
艾芙:我相信深圳和哥本哈根未来的合作会很多。在丹麦,我们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面成绩斐然,相信深圳会在这里找到一些商机和合作兴趣。
深圳特区报:哥本哈根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方面经验丰富,而深圳也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对此,哥本哈根有无经验分享?
皮娅:跟其他的国际化城市相比,哥本哈根相对较小。但为了提高我们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哥本哈根积极和厄勒海峡地区以及德国汉堡等地区和城市开展合作。自从2000年厄勒海峡大桥建成以来,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默以及斯堪尼亚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大都市圈,叫做俄勒区,总人口超过370万。该区的一些战略发展计划是由哥本哈根和马尔默共同完成的。此外,到2020年,随着费马恩隧道的建成,丹麦和德国汉堡以及汉堡地区的联系会更加紧密。
一扇老墙也要保护
记者手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见习记者 唐珊珊
关于哥本哈根,大多数人知道这是一个童话般的城市,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城市曾产生过安徒生这样伟大的童话作家,哥本哈根随处可见的古老建筑,也让它充满了童话色彩。
在哥本哈根采访,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在位于哥本哈根新港的安徒生故居,街头咖啡馆里点着蜡烛,白鸽在天空飞翔,孩子在河边嬉戏。这一切,都让人想起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描述的圣诞节前夕的街道,想必安徒生当年也是目睹此情此景,才在他的童话中描绘出如此优美的画面。
哥本哈根曾在西欧地区获选为“设置企业总部的理想城市”第三名,仅次于时尚之都巴黎和金融中心伦敦。这证明了环境也是生产力的道理——全球知名的海运企业马士基的总部依海而立,前面不远处就是小美人鱼铜像,背后则是建于18世纪的丹麦皇室居住的老皇宫,在这样的企业上班,少拿一点工资也值得。
哥本哈根就像一个大宫殿,由于远离欧洲中心,这里几乎没有受到二战战火的破坏,丹麦皇室老皇宫、新皇宫、市政厅广场、大理石教堂、玫瑰宫等著名建筑串起城市的主轴线,古旧的民宅散落其间。这同时得益于哥本哈根人对老建筑的保护意识,在新港附近,记者曾看到一扇近10米高的老墙被巨大的钢筋脚手架保护起来,独自矗立在那里,非常奇怪,当地人告诉我,这原来是一栋非常破旧的老房,由于无法保护不得不拆,唯有这扇临街墙壁还比较结实,于是拆建时就把这扇老墙保护起来,成为新建房的一部分,这样就不会破坏周围的风景了。
启示与思考
自行车缘何成国宝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叶志卫 见习记者 唐珊珊
2010年夏天,记者在上海采访世博会,丹麦馆开馆时,受邀入馆进行体验。丹麦馆非常简单:一楼是个大水池子,首次出国,从丹麦空远运过来的美人鱼真身摆放在水池中间。二楼三楼是盘旋而上低坡度的“自行车道”,参观者可以借用丹麦馆的自行车沿道体验。丹麦馆馆长很开心地招呼我们:美人鱼和自行车是我们的两个国宝。
当时,记者感到纳闷,全世界的世博会都是新奇的高科技玩意,丹麦还把自行车当宝贝。两年后,记者去哥本哈根采访,才了解到,自行车还真是个宝,整个哥本哈根就是自行车轮子上的城市:大部分人出行骑着自行车,人均近一辆自行车,城市有完善的自行车道不说,甚至有为自行车设置的红绿灯。因此,即使在哥本哈根老城区的小巷,道路也从不曾塞车拥挤。
北欧并非我们想象的地广人稀,城市的人口密度仍然非常大,交通问题也令人头疼。在城市交通普遍拥挤的情况下,哥本哈根的自行车系统设计在欧洲赢得“最佳城市设计”的称号,这得益于其特别的理念:自行车优先。比如,在无红绿灯的交叉路口,自行车有最优先的通行权。导游向我们介绍,在哥本哈根,自行车要通过时,汽车让路,甚至行人也得给它让路。
当然,骑车人也受到法规的约束。一天晚上,记者在哥本哈根街头漫步时,发现有人推着自行车走了好长时间,好奇之下问导游为何变成“车骑人”,导游解释说,这是因为这辆自行车的照明灯坏了,如果在晚上骑着没有照明灯的车子上路,被警察抓住了会被重罚。
如今,交通拥堵问题困扰着中国的大城市。在深圳,由于自行车道缺少,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是自行车热爱者,也仅仅是把它当做运动工具,而非代步工具。自行车占用道路少、使用方便等好处被忽视,令人遗憾。
1861年,第一辆自行车被引进丹麦,200多年过去,自行车依然受宠。如今,哥本哈根甚至为自行车建设了连接城市和郊区的自行车高速路,其独树一帜的交通理念,让城市人享受到出行的便捷和环保的生活,能否给我们的城市管理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