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技术应用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德城市规划师:老房也有节能潜力
作者:admin来源:新闻晨报/金玉蓉阅读量:时间:2012-11-26

  他是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大师,独到的眼光与创新的思维让他在业内饱受赞誉;但他也是一位“守旧”的老外,在他看来,城市的老建筑群所缺乏的只是必要的改变,而非纯粹的推倒重来。 

  本·西格斯教授,8年前受邀前来中国并居住在上海,在他看来,建筑应当是有生命的,只不过传统的建造埋没了它们与人们之间的融洽关系;相对于一味地新建环保舒适型建筑,他更看好改造材料与结构给城市旧建筑带来的升级潜力,或者说,让这些被轻视的旧房子“重获新生”。 

  上海冬天室内本该更舒适 

  深秋的上海,阴雨绵绵。与西格斯教授相约在一个阴冷的下午采访。坐在他的办公室里,虽然开着空调,记者却还是觉得冷飕飕的,这一点,很快被西格斯教授看穿。“冷吗?这就是目前绝大多数旧房子存在的问题。”西格斯说。 

  一座在寒冷季节能给人温暖的房子,应该拥有厚实的墙,在建筑学上,这堵墙所起到的缓冲气温的作用通常表现为屋子的“保温性能”。但是,现实中更多的房屋在这方面显得能力匮乏,如果用红外线摄像机对着一个冬日午后坐在室内的人拍摄,你会发现,他的身体周围有一圈热量,但热量不断地被吸走。“因为四周的墙壁是冰冷的,它会不断从你身上吸走热量,热空气不断地从人体逃走,人自然会觉得在室内也非常寒冷。”上海建筑中存在的这个现象,让西格斯教授对家乡柏林的建筑非常怀念。由于建筑传统的关系,100年前柏林盖的房子就会用非常厚的墙,这样能有效防止屋内能量的流逝,让室内气温降得比室外慢,在冬天人们会更舒适。“柏林的年平均气温比上海低10℃,在上海的冬天应该比在柏林更舒服,但遗憾的是我并没这种感觉。”西格斯说。 

  当然,墙并非越厚越好,否则在春天,阳光就无法温暖房屋。这个平衡度的把握同样至关重要。 

  动动手脚 老房子获新生 

  幸运的是,墙体厚实与否,并非从造好房子的那一刻起就无法更改。假设能让老房子的墙体变得更厚,屋顶的保温性能进一步提升,在舒适性能上,许多旧建筑不会逊色于新建的环保节能型房屋。这一件事,正是西格斯教授着手参与的项目。 

  从2009年开始,在扬州城市综合提升战略计划中,西格斯和工作人员共同的目标是尽量在保留当地建筑特色的前提下,激活那些在环保、舒适领域沉睡已久的老宅。“有的房屋节能潜力可轻易提升10%,有的则可以提升20%-30%,人们需要做的,只是在地基、外墙和屋顶这些地方动一动手脚。”他的册子里记载着一个成功的案例。扬州广陵区琼花观社区文化里完成了一个用现代的手法 (如在庭院外墙使用保温门窗、使用低能耗照明等)为传统建筑进行改造的示范项目。它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建筑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在不破坏建筑和街区历史风貌的前提下变得更加环保舒适。至于改造成本,由于房屋个体差异较大,较难估算。但从改造后的效果和投入的成本来看,这种改造并不昂贵。 

  “如何让改造后的房屋被年轻人接受,是个问题。”西格斯非常清楚如今年轻人的思维。他们通常认为,高楼配空调,再加上宽广的视野,才是现代生活的标志。“真正的城市生活是市井的生活,是沿着街道开始的生活,而不是在75米的高空。老房子未必是不舒适的房子。” 

  在西格斯看来,改造老房子兼具另一大好处,就是保护城市建筑群的多样性。如果推倒重建,开发商只是建造了大量外观一致的房屋,城市会变得单调。 

  开发商应重视生态型材料 

  西格斯同样关注新建房屋的环保性能,他认为,单从生态层面说,过去25年,上海在建筑中引入节能的结构几乎没实现,绝大部分建筑都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问题更多地出在开发商的社会责任上。“现存的生态型建筑材料并不多,对开发商来说,这些材料比普通材料贵。坦白讲,绝大部分材料只是贵一些,并没有非常贵,但在开发商眼中,要获取100%的利润,就不会采购这些材料。” 

  西格斯认为,未来理想的情况是,开发商降低利润,并将放弃的利润用于采购质量更好的建筑材料,聘请更好的工人、设计师,让建筑更生态环保。短期而言,他们的利益会受损,但长期来说,就会受益。因为未来人们买房时一定会问,“我所住的房子会不会消耗很多能源”、“我是不是需要花很多钱在供暖系统上”。如果开发商考虑了这些问题,自然会吸引更多消费者。 

  未来建筑将“能源自给” 

  舒适、节能,同时还要低能耗,对于这些要求,未来有一种房屋能完美达成,这种建筑被西格斯教授称为“能源自给型建筑”。 

  谈及这点,西格斯想到了上海世博会上那座室温永远保持在25℃的“被动屋”。这座在城市最佳实践区专门建设的“汉堡之家”,在没有空调或取暖设备的情况下,仅靠阳光、风等资源就能聚集足够的能量,维持冬暖夏凉。 

  被动式房屋是一种理想状态中的建筑,从物理上来说,并不存在100%的被动式房屋,但可以在只借助比如5%的外在能源的情况下,用自然资源维持房间舒适。这种房屋能主动地从大自然中寻找能源,并将它们转化为自己能用的方式,加以利用。“被动式建筑并不是终点,比它更进一步的设计理念,称为"能源自给型建筑"不从外界获取能量,房屋本身产生能量。这要求通过屋顶太阳能光伏电池,或地热系统产生的能量,要大于房屋所需要消耗的能量,从而得到能量的结余。目前能源自给型房屋要广泛应用还比较昂贵,但任何新科技开始时都是贵的。” 

  本期嘉宾人物:本·西格斯 

  德国高级城市规划师 

  每天骑自行车上班 “蜗居”三十多平方米 

  直到目前,西格斯致力于可持续城市设计、环境友好型城市规划和遗产保护,在建筑和城市规划领域已有30多年的专业经验。从柏林工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德国、希腊、坦桑尼亚、俄罗斯和中国工作多年。虽然在旁人看来,他收入丝毫不低,但他的生活方式却和他力推改造旧房的思维一样,不愿意浪费一点资源。 

  西格斯办公室的墙上,有一幅巨大的英文版的中国地图。从小村镇到大城市,他去过70多个地方。他平时用QQ和同事传送文件,或者讨论简单的问题。他的QQ签名用中文写着“改变的设计有助于节省能源”。 

  “我是这个办公楼里主要办公人员中唯一一个骑自行车上班的人。远一些的距离就坐地铁,有的时候坐出租车,出租车仍然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我很少坐公共汽车,因为很多中文站名我看不懂。 ” 

  西格斯入乡随俗,骑车并不戴头盔,甚至有时为了自己的安全,他也骑到人行道上。作为城市规划师,他认为,城市里的居住区不应该距离工作单位过远。为了能在10分钟左右骑到单位,他宁愿“蜗居”在一个三十多平方米的房子里,这样不论起居生活还是出行,都能更环保,也更有效率。 

  “在城市交通方面,柏林现在面临的情况与上海正好相反。中国的中产阶级可能拥有一辆车,甚至两辆车,这给环境、道路、停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另外,机动车数量的膨胀,挤占了骑自行车的人,还有行人的步行空间。而在欧洲的很多国家,城市的规划越来越注重行人的空间,降低车辆的使用率,因此,这是上海不能忽视的公共交通的问题。 ” 

  “上海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就是在2010年世博会之前,建立了强大的地铁网络。人们可能会讨论其中的一些技术问题,或者在建造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但这个地铁网络的存在,为上海在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方面做了巨大的贡献。建成同样的地铁网络,柏林花了100年,但上海只花了将近20年,相当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