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南方供暖 成服务型政府重要维度
作者:admin来源:深圳特区报/张若渔阅读量:时间:2013-01-07

    南方是否应该集中供暖,正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话题。

    反对者认为,南方潮湿多雨的气候,以及传统上强调通风的屋宇结构,都决定了集中供暖不具可行性。倘若一定要集中供暖,不仅成本巨大,而且也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支持者则认为,以秦岭——淮河作为切割南北方供暖福利的分界线,已经不符合当下的现实。“南方”是一个很宏阔的概念,“都是南方,湖南和海南能比啊?”在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在强调公共福利均等化的时代,南方不供暖的历史应该走向终结。

    可以看出,反对者之所以反对,多是从成本与能耗方面进行考量;而支持者之所以支持,着眼点则是在于公民权利与公共福利的非歧视性。持平而论,双方的意见都有其合理性,不应该互相否定,更不应该形成对峙之势。

    笔者以为,就南方一些地区冬天阴郁冷峭的气候状况看,供暖其实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关键只在于,应该采取什么方式供暖。像北方那样大范围的集中供暖,或只是其中的一个选项。南方应实现供暖方式的多元化,除了集中供暖之外,分户供暖、地暖、空调采暖、电暖气采暖、采暖补贴等等,都是可以采用和选择的方式。

    南方地域广博,气候差异性较大,人们的感受也各异,供暖自然应该因地制宜,不应禁锢于集中供暖一策。只有如此,才能在尽量减少成本支出和能耗的基础上,实现经济而高效地供暖。

    倘若政策层面不能积极呼应南方地区的供暖吁求,那只能逼迫人们不得不自己解决供暖问题。而自我供暖势必是粗放和各自为政的,大规模的空调制暖,只能造成能耗的几何级飙升。相关资料显示,沪、皖、苏、浙、湘、鄂、川等不属于集中供暖地区的采暖电耗,从1996年的不到1亿度,已经飙升至2010年的390亿度。短短15年时间,采暖电耗激增了390倍。

    特别要看到的是,解决南方供暖问题,正是南方人民供暖福利的均等化以及冬季幸福指数的温暖增长。民生冷暖大于天,尤其是在极端严寒气候愈发频密的当下,屋里有没有暖气在氤氲,已经成为检验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一个重要维度。

    当然,南方供暖必定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今之计,有关方面应该对此展开充分的科学调查与论证,在此基础上谋划细密的顶层设计,而后再因地制宜、步步为营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