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气候变化会议谈判 五大焦点令人关注
作者:admin来源:新华社阅读量:时间:2012-11-29

    据新华社多哈11月26日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下称《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大会26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气候变化会议历来以交锋激烈、博弈艰难著称,本次会议亦不例外。 

    由于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规划、“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落实等关键问题上分歧犹存,各方代表正投入这场注定艰难的谈判,其中几个焦点谈判方的立场尤为令人关注。 

    卡塔尔:人均碳排大户举办大会 

    据测算,每个人都以“卡塔尔水平”生活,其所需资源比地球现有资源多5倍。 

    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占卡塔尔生产总值一半以上和政府收入的70%。作为发展中国家,卡塔尔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 

    “卡塔尔处于气候变化的‘震中地带’,这里遍地沙漠,缺乏水源和食物”,多哈气候大会主席、卡塔尔廉洁和行政监督机构主席阿卜杜拉·阿提亚说,“其他地区粮食减产,食品进口将受直接影响。” 

    美国:“迂回”应对难奏效 

    美国没有签署《京都议定书》,始终回避减排义务。 

    连任成功后,奥巴马重申在不损害美国经济的前提下抑制气候变化。他表示,将与科学家、工程师和官员广泛对话,探讨短期内可采取哪些努力减少碳排放。 

    然而在多哈气候大会开幕当天,不少发展中国家直言,美国不应继续充当应对气候变化的阻碍者。 

    欧盟:虽大张旗鼓仍有负众望 

    在多哈大会上,欧盟将在12天的会期中安排80多场会晤,议题从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机制到国际和地区间合作,以期彰显其应对气候变化的“魄力”。 

    但欧盟在应承担的量化减排目标方面,仍未作出符合国际社会期望的承诺。在本次大会上,欧盟代表再次表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20%。 

    专家指出,一些欧洲国家的经济困境主要集中在金融和服务领域,欧盟应该且能够将其减排目标提高到30%。 

    澳大利亚:令人欣慰的转变 

    在多哈大会召开前夕,澳大利亚宣布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该《议定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为近40个发达国家及欧盟设立了强制减排目标。 

    该国气候变化和能源效率部长格雷格·康贝特表示,如不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澳经济将在2020年面临“严峻震荡”。加入《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将使澳企业更加便利地进入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中国:尽己所能自主减排 

    中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表现,受国际认可。 

    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的减排努力不附加任何条件,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中国是最早制定、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是近年来节能减排力度最大的国家,也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中国代表团首席谈判代表苏伟表示,中国的人均GDP只有大约5000美元,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降低排放存在特殊困难。某些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绝对量化减排指标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