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申奥成功前两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河北省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明确提出建立国际领先的“低碳奥运专区”,鼓励企业以混合所有制方式投资局域智能电网建设。蓄力已久的智能电网建设有望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期。
智能电网获关注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河北省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简称《规划》),以张家口全境为核心区域、辐射京津冀及其他周边地区,将重点开展包括发电、用电和输配电在内的电价体制改革,鼓励企业以混合所有制方式投资局域的智能电网建设,完善示范区跨省区、市的电力交易机制,向京津冀地区输送电力。
除体制和机制改革等内容外,此次规划中提出的“智能电网建设”最为引人关注。随着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冬奥成功,智能电网建设将呈快速增长态势。
目前针对智能电网尚无精确定义。根据美国能源部发布的《电网2030》报告,智能电网是“完全自动化的电力传输网络,能够监视和控制每个用户和电网节点,保证从电厂到终端用户整个输配电过程中所有节点之间的信息和电能的双向流动”;而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给出的定义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电网。智能电网的突出特征,即对能源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精细化整合。
开启规模化发展期
就目前我国电网的基础而言,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架构趋于稳定、成熟,具备较为充裕的输配电供应能力。建设智能电网很大程度上是配电网络系统升级、配电站自动化和电力运输、智能电网网络和智能仪表等的建设。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丛威指出,智能电网重点体现了用户引导和消费多元等两个特征。在电力产业链条上,从过去更注重发电环节向消费侧延伸,实现智能化的电力消费。而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建设,成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载体。
根据《规划》,张家口市位于我国“三北”交汇处,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生态涵养区和国家规划的新能源基地之一。到2020年,张家口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到400亿千瓦时以上,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清洁能源。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950亿千瓦时以上。
业内人士指出,张家口对智能电网的建设,同时受到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张家口自身发展规划的双重推动,加上“低碳奥运专区”概念,智能电网可能藉此开启规模化快速发展期。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曹寅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虽然我国目前正面临结构性电力供应过剩,但从电网现状来看,这并不会影响电网投资。智能电网是能源变革的坚强支撑基础,通过智能电网,可实现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可再生能源和化石能源的协调生产,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智能互动化以及能源消费的新模式。
随着输电线路骨架日趋完善,我国未来的智能电网建设重心将由主干输电网转向配网。在此背景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7月初发布了《关于促进智能电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智能电网投资方向将从基于特高压的坚强智能电网,转向基于配网的智能电网,更侧重用户侧的智能化,电力消费的新形态,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互联化,电源的分布式接入和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
业内人士指出,沿着上述政策思路,我国智能电网如能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将在最大程度上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发展,还将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推动储能、电动汽车、分布式发电的发展,并以此推动我国能源科技和装备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