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花落深圳坪山
作者:admin来源:深圳特区报/谷少传熊云洋阅读量:时间:2012-11-21
第十四届高交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坪山新区在高交会上的表现令人瞩目:除了在会展中心1号馆设立主展区,全面介绍新区经济科技以及社会发展情况外,还设立了两个分展区,分别展示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以及四大产业基地、四大园区情况。
其中,首次单独设立展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格外引人关注,参观者络绎不绝,再加上前不久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正式获商务部批准,标志着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正式迈入国家级,吸引着越来越多投资者关注。
而根据规划,深圳市政府在坪山新区规划13.5平方公里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拟建设成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如果再加上先前获批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共同构成坪山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强大“双引擎”。
基础雄厚:
坪山新能源产业基地水到渠成
坪山新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区拥有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备、正负极材料、隔膜、电池电解液到动力电池成品制造,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电控、电源、电动总成到整车制造的完整生产能力。
而当下,坪山新区已形成了年产60万辆乘用车、5000辆大型客车整车、5万台新能源汽车电机、5万套电源管理系统、22亿瓦时动力电池(未来五年将达到60亿瓦时)、45万台发动机、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500套动力电池装备等一系列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已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基地。
近三年,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产品产值复合增长率高达362%。2011年,共销售乘用车45万辆,其中新能源乘用车1500辆,新能源大型客车1800辆,约占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的30%。预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20万辆,产值突破500亿元,成为国际知名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生产基地。
目前,深圳市和坪山新区已累计投放3000多辆新能源汽车,建设了62座充电站、2400个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已累计行驶超过1亿公里,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多和基础配套设施最完善的城市。
在国际市场上,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产品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已赢得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赞誉,远销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2011年,新区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出口额2.53亿元,其中动力电池出口额6698万元,锂电池电解液出口10277万元,新能源整车出口8300万元。
而未来2-3年内,基地研发检测区、整车制造区、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制造区等六大功能区将陆续建成,比亚迪二厂一期、沃特玛动力电池等八个重大产业项目将相继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将形成年产20万辆以上纯电动汽车、60亿瓦时动力电池、40万台新型驱动电机的生产能力,新能源汽车整车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20%,到2020年,基地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成为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示范效应突出的国际一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注重创新:
研发实力一流形成品牌
创新是灵魂,是企业在市场获胜的法宝,而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和核心企业在相关产品中都具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
比如,比亚迪设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深圳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五洲龙设有深圳市技术中心、新宙邦深圳市新型电子化学品研究开发中心和广东省新型电子化学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目前,新区共有新能源汽车领域研发人员6903名,其中博士学位21人,硕士学位248人。近三年研发投入分别达到4.77亿元、8.97亿元和13.65亿元,年均增长93%,研发投入占到销售收入的10%。
在政府的支持下,坪山新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加大投入,现已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共申请专利3341项(其中发明专利322项、实用新型专利1000余项),其中汽车方面专利申请数量3099项,动力电池领域专利共242项,获批2228项。经过多年发展,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企业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源管理和整车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整体技术水平居全球领先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产品向全球出口。
创新赢得市场的同时,也树立了品牌,坪山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都拥有自主品牌,其中2个广东省著名商标。
政策扶持:
打造面向世界的国家级基地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圳市已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推广应用作为新的城市“名片”进行打造。2009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了《深圳市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提出要在2015年形成年产2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规模的目标。
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深圳市先后出台了《深圳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实施方案(2009-2012)》、《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等7个文件,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技术改造、应用推广等。
此外,坪山新区2010年也出台了《坪山新区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内的辖区企业的技术改造、开拓市场、股改上市、标准制定等30个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资助,已累计发放专项资助资金近3000万元。
相关链接:
10年投800亿建新能源汽车城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为推动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深圳市政府在坪山新区规划13.5平方公里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拟建设成为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基地。
规划六大功能区:在坪山新区北部规划总面积13.5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汽车基地,拟在基地规划建设研发检测区、整车制造区、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材料制造区、物流会展区、公共服务配套区和拓展预备区,通过这六大功能区规划建设,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将成为产业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创新力强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突破八大技术领域:充分依托深圳市在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汽车电子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在新能源整车、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领域、驱动电机领域、汽车电子领域、电动总成、关键装备及充电关键设备领域、汽车轻量化领域、国家级动力电池研发中心建设以及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建设方面实现突破,真正使深圳新能源汽车基地成为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布局八大项目:到2015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基地将通过布局五洲龙新能源汽车二期、沃特玛动力电池、陆地方舟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南车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科聚高分子工程塑料新材料产业化、巴斯巴新能源汽车高压大电流连接系统、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二厂二期、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八大项目,提高基地产业集聚程度和辐射影响力。
实现千亿产值:依据编制完成的《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十二五”规划》,深圳将在今后十年内累计投入800亿元将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打造成集生产、制造、研发于一体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城,2015年,该基地产值将达到500亿元。
创建百亿出口基地:要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基地的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和独特的制造成本优势,抓住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兴未艾的良好契机,迅速抢占市场制高点,大力鼓励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的出口,力争创建百亿元出口基地。
而要实现上述目标,深圳市和坪山新区就要以《深圳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十二五”规划》为指引,结合“产城融合”理念,有序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
两年重点突破:两年内摸清土地现状,制定空间规划和完成土地整备,启动基地规划范围内的“七通一平”工作。
三年国内一流: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孵化器”,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瞄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关键部件(如电控、驱动电机等)和核心技术(如动力电池的隔膜、正极材料等)进行招商,推进优质项目落地。
八年享誉全球:建立起产业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创新力强的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成为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和产业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