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布的《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重点任务分解2015年工作措施》显示,北京市今年将配置新能源汽车指标3万个,比去年多1万个。3月底前,北京市发改委、市交通委将牵头提出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等政策方案,市交通委、市科委和市发改委还将牵头提出新能源汽车减免过路费等政策方案。
北京市在引导汽车消费方面一直在向新能源汽车倾斜,典型表现是购置新能源汽车无需像购置普通小汽车一样摇号。如今,北京市大幅增加了新能源汽车配置指标,同时又计划推出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和减免过路费的方案,传递的信号非常清晰。在这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的“车道”将进一步被拓宽。
早在去年10月底,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等12部委联合印发的《加强“车、油、路”统筹,加快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就已明确提出“针对新能源汽车研究制定减免过路过桥费、免费停车等政策”。北京市此次发布的《2015年工作措施》,正是对中央有关部门决策的贯彻和落实。
北京市以诱人的“政策礼包”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也符合北京市调整汽车消费机构的实际。最近几年,雾霾天逐渐成了北京市的一个新的“负面标签”,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雾霾的重要来源—汽车尾气在强霾时段的贡献率达47%,在同期污染较低时段的贡献率将近30%。北京市近两年布局新能源汽车战略,正是希望借此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根据《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2014年至2017年,北京市每年配置新能源汽车指标分别为2万个、3万个、6万个、6万个。然而,受消费观念、配套设施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动力仍显不足。以2015年首期购车指标摇号为例,原本这一期新能源车能提供4526个个人指标,但最终的申请者仅有2139位。如果不加大“优惠”力度,相关规划恐难实现。
不过,汽车消费对普通家庭来说毕竟是一桩大事,要想提升市民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意愿,经济层面的优惠和政策倾斜固然必不可少,但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方面,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德国为实现2020年电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目标,也实行了新能源汽车免费停车和使用公交车道等优惠政策,但与此同时,德国还在增加电动车型号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
换句话说,要想让新能源汽车消费真正驶上“快车道”,除了经济刺激之外,还需要完善相应的服务,打消公众购置新能源汽车的顾虑。唯有如此,借助新能源汽车调整汽车消费结构、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等目标,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