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次召开全市环境形势分析会
作者:admin来源:深圳特区报/甘霖窦延文阅读量:时间:2012-10-11
10月10日上午,市长许勤主持召开全市环境形势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研究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部署了下一步工作重点。这是我市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召开环境形势分析会,今后将定期召开。许勤强调,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面向未来,要围绕打造科学发展的“深圳质量”,强化环境保护治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宜居宜业城市。
会议听取了市人居环境委关于全市大气、河流、海洋、噪声、辐射、土壤环境和饮用水源、固体废物、生态资源、污染减排等十个方面的总体环境形势分析报告,提出了下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的思路和举措。市发改委、财政委、规划国土委、水务局和城管局等相关部门作专题发言。据悉,我市总体环境质量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较好水平并呈现稳中好转的态势,经济、社会与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绿色发展水平国内领先。
“这次会议既是环境形势分析会,也是一堂生动的环境保护教育课。要把环境形势分析会打造成为加强环境保护、促进转型升级、改善社会民生、创造深圳质量的重要平台。”许勤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形势分析就是要按照“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要求,坚持质量第一、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制定长远计划,努力使深圳从经济大市发展成为绿色经济大市、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强市。环境形势分析会和经济形势分析会相呼应,是深圳实施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是实现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对于打造科学发展的深圳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绝不会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要对城市长远发展负责,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位居民负责!”
许勤强调,新时期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的质量导向、民生幸福导向、科技创新导向和开放协作导向,注重与五个方面的工作相结合:一是与转型升级相结合,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新路。要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严控高能耗、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构建“高新软优”特征更加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推动现代科技与环保事业的融合发展。要加强环保科技载体建设,加快建设环保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推动环保服务业做大做强并辐射引领其他地区。三是与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相结合,打造国际一流的绿色低碳城市。要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抓好新型功能区和重点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抓好国际低碳城建设,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确保新建建筑节能达标。四是与服务和改善民生相结合,持续提升市民环境满意度。要深入开展环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重点在大气环境、水环境治理,固体废物处置等群众关注的热点与难点方面,切实采取得力措施,收到看得见、摸得到的实际成效。五是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推动环境保护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环保执法,实现对PM2.5、能耗水耗、排放等指标的常态化监测。市、区和部门推动环境保护要形成合力,强化区域统筹、行业统筹和流域统筹,形成良好的协调联动机制。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加强考核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吕锐锋,市政府秘书长高振怀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