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的高温、海平面上升、洪涝灾害、干旱导致粮食绝收……气候变化日益成为人类发展的阻碍。
美国当地时间23日上午,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气候峰会在联合国总部纽约召开。来自125个国家的领导人和代表聚在一起,就气候变化问题进行艰难的商讨,并希望达成一个共赢的协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了此次峰会并发表了讲话。张高丽说,中国是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护环境任务艰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今后中国将以更大力度和更好效果应对气候变化,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
而就在联合国气候峰会召开的前一周内,我国相继公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还有消息称,一个主管自然资源的新机构或将成立。
一个星期内出台多项政策,且是在联合国气候峰会召开前夕,这向外界释放出什么信号?又有着怎样的背景和意义?
分歧中的谈判
9月23日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被看作是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最为重要的一次会议,关系到各国在2015年能否达成新的全球气候协议。
在气候峰会召开前夕,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此次峰会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为明年在巴黎达成气候变化新协议凝聚政治动力;二是促成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大胆措施。
“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从1995年起联合国每年举行一次,但到目前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最大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理解出现了分歧。”郑州大学环境科学院教授刘丽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说。
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并通过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京都议定书》。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国家的美国拒绝批准实施该协议,因此,此协议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约束效果。对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些发达国家认为所有国家都要承担相同的减排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认为,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主要是发达国家工业化造成的,发达国家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此次会议是联合国就气候变化问题聚集各国领导人人数最多的一次峰会,因此备受关注,并且联合国期待这次峰会能为清除谈判中存在的政治障碍作出贡献,增加动力。
然而,在此次气候峰会召开前,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却遭到一些西方媒体以“中国人均碳排放量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家”的指责,认为中国应承担更多责任。
“作为发展中国家,并且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这的确会让我们在国际谈判中面临压力。”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那么,近期我国出台的三项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是否和国际的压力有关呢?“国际压力有,但更多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压力。”王冰表示,此次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其实早在2009年就有相关的政策,只不过是这次把这些目标政策重新写进此规划中。
压力下的重拳举措
就在峰会召开前一周,中国连续出台了三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9月19日,国务院批准了发改委提出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就在此前一天(18日),国家能源局联合三部委印发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的通知(以下简称《计划》)。此外,在9月20日召开的2014年中青年改革开放论坛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透露,中国将筹建一个管理自然资源国资委[微博],同时研究组建一个统一行使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政府部门。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现在出台政策,既有国际压力,但更多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他认为,目前我国空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等已经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此次出台的政策有望从能源结构调整上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
作为我国首个应对气候变化国家专项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目标:确保到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
据了解,截至2013年,碳强度已经下降了28.56%,相当于减少了25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2013年已经达到了9.8%,森林蓄积量已经提前完成13亿立方米的任务,达到了20亿米。
在9月19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还不尽合理,到2020年实现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困难。但同时,他又乐观地表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预期目标。
几乎与《规划》发布同时,9月18日,国家能源局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通知。《计划》规定,到2020年,力争使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62%以内,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到60%以上。
王冰认为,我国作为一个煤炭消耗大国,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出台《计划》,将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目前我国已开始采取多项实质性措施:继续开展低碳省级试点,鼓励一些地区率先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同时开展低碳城镇试点以及建设低碳产业示范园,以及在具有代表性的商店、宾馆、旅游景区开展低碳商业试点等。此外,还计划利用碳排放交易市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快速增长。
同时,为了更好地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我国还正在研究筹建一个专门管理自然资源的国资委[微博]。进一步划清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治理的权力与职责。
这些举措对于我国经济结构升级将产生巨大作用。解振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的所有政策、措施和采取的这些行动,有利于我们国家发展方式的转变,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他认为,到2015年“十二五”结束的时候,我国每年节能环保的产值将达到4.5万亿,吸纳的就业人口可能有3200万-3300多万人。
解振华还说,正像习近平主席所讲的,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可持续发展,这不是别人让我们做,是我们自己要做,而且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