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碳交易冷热不均期待引爆点
作者:王晓晴来源:深圳特区报阅读量:时间:2014-07-07

节能低碳技术市场潜力巨大。 CFP供图

    7月2日深圳完成了一场碳交易“大考”,作为全国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深圳和上海是仅有的两个按期履约的试点城市,其他5个试点均因各种原因推迟履约。而且,深圳635家碳排放管控单位中有631家按时履约,履约率高达99.4%,可以说,深圳在碳交易体制探索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不过,仔细梳理企业履约过程中的种种迹象,不难发现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呈两极分化态势,重视的在碳市场上如鱼得水,获得至少千万元级别的收益,观念淡薄的则连及时履约都做不到,还可能收到有关部门的“罚单”。这种苦乐不均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深圳去年启动的碳交易市场波澜不惊,难以吸引大批量投资者进入,碳交易市场的火爆仍需等待。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晓晴

    深圳碳交易量居首

    2013年国家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湖北、天津、重庆7个省市开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总量规模近8亿吨,覆盖企业约2200家,配额量占各地区排放总量的30%~40%,试点期至2015年结束。业界普遍认为,试点的意义在于找到更合理的机制和措施,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开展积累经验。

    深圳的碳排放权交易随即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首批纳入了635家企业作为管控单位。碳交易体系则实行年度履约制度,2013年为第一个履约期,管控单位需在2014年6月30日之前,通过注册登记簿系统向主管部门提交与其2013年度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或核证自愿减排量,以完成碳排放履约义务。具体而言,经市发改委核定,这635家企业会取得一定时期内“合法”排放温室气体的总量,即为配额。当企业实际排放量较多时,超出配额部分需在碳交易市场上购买;若企业实际排放较少,结余部分可在碳交易市场上出售。

    深圳市发改委碳交办主任周全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碳排放履约情况比较理想,635家碳排放管控单位中有631家如期履约,占比99.4%,碳市场累计成交量在159万吨左右。在已经履约的631家企业中,有280家企业碳排放超额,需要通过碳交易市场购碳。据不完全统计,这280家企业在碳交易市场总计购买了130万吨左右的碳配额,由于碳配额市场价格最高达78元/吨,最低则为65元/吨,以72元/吨的平均价格计,这些企业在碳排放上所耗费的成本约为9360万元。

    截至6月30日,深圳碳市场配额成交量为159万吨,居七个试点城市之首,成交金额则在6月27日突破一亿元大关。同期,上海碳市场交易量约为156万吨。深圳碳交所有关负责人称,成交量上,深圳与上海一直咬得很紧,前期深圳一度领先,后来又被上海反超,最终,还是深圳以近4万吨的微弱优势超过上海。周全红告诉记者,深圳的碳额度仅有3100万吨,上海则是深圳的五倍,约为1.5亿吨,深圳在额度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成交量仍领先比较难得。

    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此轮碳交易履约过程中,深圳635家管控单位表现大相径庭,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碳交易市场的尴尬现状。

    记者采访发现,购碳的最大户为维达力实业公司,其碳缺口达4.8万吨,但该企业在6月23日提前履约,为此,该企业付出了350万左右的“碳成本”,这节能减排的代价不能说不大。与之相对的,富士康、创维等重视碳排放的企业则在碳交易市场上获益不少,收获几百万甚至过千万元的碳收益。

    一般而言,大型公司会有比较好的管理体系,履约会比中小企业容易。统计显示,635家管控单位中,37家上市公司及6家拟上市公司均如期履约。长城开发是较早履约企业代表,该公司证代李丽杰表示,公司产品出口欧美,这些国家对碳排放资质本身要求严格,因此公司比较早就注重节能减排。按照工业增加值计算,长城开发2013年度获准的额度是9万吨,最终该公司配额还结余了86吨。华为也在6月份完成了履约,其环保工作组负责人朱永光表示,公司努力打造绿色供应链、建立环保信息管理系统,去年开展了390项环保节能项目,投资收益率达到181%,减少能源使用10%以上。

    深圳4家未履约的企业均身处制造、塑胶等传统行业。碳交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到履约大限前才开始着急,找各种借口到碳交办申诉、求情,且借口多多,“以前负责此事的人离职了,我根本不知道”诸如此类。周全红分析,对碳交易不重视是这些企业超额排放的重要原因。 “这些企业平时不参加碳交易的各类培训,对相关政策和通告都不清楚,临到要履约发现真的会受罚才开始着急。”

    记者采访中发现,对碳交易不了解、持观望心态的企业为数不少。由于碳交易专业性较强,有的企业不知如何操作,再加上很多企业在人事安排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企业一般不会因为碳交易增加人手,致使一部分企业在履约时间上靠后。有的企业则认为配额缺口带给企业的经济支出不是太大,无需重视。更有部分企业对政府的执法力度存侥幸心理,有企业认为碳排放不同于污水、固废违规排放,政府不见得会因此动真格。如此种种,使得不少企业在碳交易上处于被动状态。

    碳交易主要受政策驱动

    深圳2013年度交易的近159万吨碳配额中,管控企业是最大的参与者,鲜见市场投资者,上海的情况也大致类似,显示在当下的碳交易中,企业仍是受政策驱动被动交易,真正把碳配额当作交易品种的投资者仍是少数。

    深圳碳交所副总裁葛辉表示,目前影响碳市场交易的最大因素仍是政策,此前,深圳碳市场交易量是波澜不惊,但临近6·30“大限”,深圳的交易量陡然上涨,6月16日至20日5个交易日交易总量高达37.78万吨,成交额2682.26万元,环比分别猛增440.9%和445.6%。总体而言,履约期前3周成交量占一年总量的60%~70%,为满足尚未履约的管控单位对配额交易的需求,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还临时开放6月28日和29日两天的周末交易。

    周全红透露,深圳在碳交易试点第二年会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进行核实,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碳配额分配更加科学合理。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企业碳排放强度下降,明年深圳政府发放的碳排放配额总量也会下降,即现有635家管控单位的碳配额总量不会多于3100万吨。

    有消息称,深圳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覆盖面,纳入更多管控单位。周全红回应称,现正对企业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可能会将更多企业纳入管控,因为企业的排放情况也在变,如标致雪铁龙,之前不是管控单位,但去年投产后其排放明显 增多,超过了年排放3000吨的界限,像这样的企业都会被列入管控名单。此外,深圳还将丰富碳金融产品,促进企业通过交易调剂碳配额余缺。而且,深圳还要考虑如何既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又避免机构和投资者把价格炒得过热,导致企业成本高。据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将在该平台上开展一系列金融产品创新,包括合同能源管理收益权、碳债券、碳基金、碳配额质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