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2014年全国低碳日-低碳中国行主题活动暨第二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今日在龙岗坪地启幕。论坛以“低碳发展—有质量的城镇化之路”为主题,由国家发改委指导、深圳市政府携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联合主办,而以论坛为契机,打造低碳发展的“智库”、全面展示深圳在低碳发展的成就,成为论坛带给人们的最大期待。
论坛“智库”意义凸显
深圳希望,依托论坛打造国际低碳城理事会、中国低碳智库联盟等长期工作平台,逐步将论坛建设成为一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专业管理、长期运营的国际非盈利智库组织。
据了解,本届论坛由主论坛、四个分论坛、九个专题研讨会、九项主题活动等四个部分组成。在两天的时间里,国内外嘉宾将就关于低碳发展的议题进行探讨,充分体现论坛智库意义。
在主论坛中,来自各界的嘉宾,将通过“宏观对话”、“城市对话”、 “产业对话”、“智库对话”、“榜样对话”等五个板块,探讨如何通过低碳产业、低碳规划、低碳建筑、低碳交通、资源再生利用、城市智慧管理等低碳经济与生活促进城市质量的提高。
分论坛活动也同样看点十足,包括第六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大会、低碳产业与城市论坛、绿色金融论坛、低碳园区与社区论坛。
其中,第六届世界低碳城市联盟大会以“智慧城市及其可持续发展”和“清洁技术与产业”为主题,共同探讨低碳城市规划、低碳市政、低碳交通、绿色建筑、碳排放评价等低碳城市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低碳产业与城市论坛则着重探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城市发展的质量,注重城市、产业、技术、项目的务实对接;绿色金融论坛主要探讨城市融资规划、金融助推城市培育低碳产业、碳交易促进低碳城市发展等;低碳园区与社区论坛以智慧社区引领低碳生活为主题,邀请“低碳榜样”优秀园区、社区代表与企业界、学界共同探讨如何发展低碳产业园区和低碳社区。
同时,在论坛举行期间,由气候战略中心、绿色基金会等机构支持的南方低碳学院,作为深圳市第一家专门针对低碳研究领域的智库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正式挂牌。
打造国际化高端品牌
一个城市的“低碳度”,并不仅仅是低碳的产出,更涉及到低碳的消耗,因此,不是几家公司,建一个区域就可以完成,需要城市环境、居民认知、产业配套等全链条的提升。而国际低碳城论坛,则恰到好处地应运而生。
从出生就带有国际DNA的低碳城,被寄寓了建成国内首个“低碳发展综合示范区”以及“国际低碳合作示范区”的厚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深圳联合荷兰、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从规划、设计、低碳技术应用等多个角度,开展广泛多元合作,希望集成最前沿的低碳理念与技术,使低碳城达到领先的综合节能水平。
从深层次看,如此大规模的专家汇聚深圳探讨低碳话题,令深圳在低碳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去年的论坛,除了国内主流媒体外,该论坛还受到BBC、路透社、彭博社等国外知名媒体和通讯社的关注。以论坛为媒介,深圳在绿色建筑、新能源的推广、节能环保产业的培育等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今年的论坛,报名参会的嘉宾来自45个国家,国别构成比去年更多,200余名演讲嘉宾中,外宾逾60人。在第一届低碳城论坛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二届论坛将更具规模和国际影响力,品牌效益已经凸显。
注重低碳实践的“参与感”
这还是一场参与感十足的大会。
在本届论坛上,低碳理念将贯穿全程:首先,在参会交通上,将延续去年的特色,由电动大巴往返国际低碳城和市区,在低碳城内部,则有电瓶车接送;同时,每位参加论坛的嘉宾,还将获赠一个低碳账户的卡,其上将记录在参会期间的碳消耗量,并有碳足迹消除活动。
与此同时,本届论坛还将举行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深圳国际低碳城入驻机构挂牌仪式、太空科技南方中心挂牌仪式、“绿动未来”主题自助餐会、2014年度“蓝天奖”评选会议、绿动未来—电动汽车试驾、绿动未来—电动汽车展、绿道骑行、创意集市、客家文化展示等。
论坛期间,多场参与活动与示范项目展示活动可向市民开放,如绿道骑行、低碳创意集市活动、园区再生示范宜舍、萃坊等项目参观,通过大众参与,宣传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