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消费新概念
去年5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了促进节能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政策措施,决定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启动推广符合节能标准的空调、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推广期限暂定一年。2012年6月1日起,家电行业全面启动“节能补贴”的新政策,政策期限定为一年,空调、平板电视、冰洗衣机和热水器五类节能家电产品加入了补贴阵营。各产品由于耗电量不同,所以享受的补贴金额也各有所不同。
不过,随着节能补贴中标产品种类增多,再加上商家推广力度加大,消费者对节能产品逐渐接受,节能家电销售一路上扬。 “从近期销量来看,节能家电将是市场‘新宠儿’,完全能填补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退出后的真空。 ”据行业相关人员了解,节能补贴政策虽然没有家电以旧换新的反响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购买家电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低碳、节能、环保成为消费者选购家电产品时首先要考虑的,而且“节能补贴”手续比较简便,受到了市民的欢迎。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指出,节能补贴细则对补贴内容以及领取程序都做出了详细规定,而产品推广目录则进一步明确了节能产品的范围,这也标志着节能电视推广工作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未来消费者在选购节能产品时将有章可循。
新政落点是节能
节能家电补贴政策即将接近尾声,但此政策还是比较被看好的,从而引发了“政策能否得以延续”的讨论。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十二五”扩大内需国家战略实施,政府促销费政策红利将持续发放,节能家电补贴政策与家电下乡政策结束带来的政策空白实现了有效衔接,而且面向全体市场,产品面广,型号多,与政府、消费者、企业三方需求相符,促进了新一轮的电器销售,同时,节能环保应该是政府的长期战略,为了应对家电下乡政策带来的后续冲击,平稳经历过渡期,专家建议要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目前有消息透露,为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将陆续制定配套的促进消费新政,新政可能与节能相关,仍将涉及家电领域,覆盖面或超过此前家电以旧换新和节能补贴。这样证明了节能产品是以后各大行业发展的重头戏,也成为家电政策补贴力度的唯一重要因素。
据悉,财政部发布了《关于简化节能家电高效电机补贴兑付信息管理及加强高效节能工业产品组织实施等工作的通知》,通知进一步简单化了补贴程序,将推动节能家电补贴政策更好的落地,如此大好形势,有望延续气味就越来越浓了。不过,也有不少人否认此说法,其认为过度促销会让消费者产生疲劳感,有可能会对消费力产生破坏作用,仅靠补贴政策拉动消费并非长久之计。也有人认为,不论是节能家电补贴还是家电下乡,都是局限性的一种消费补助扶持,却忽略了整个家电生态链的支持。所谓的绿色消费不应该单从产品考虑,还要注重产业原材零部件等方面的绿色环保,回收再利用等功效。我国刺激消费政策的一大缺陷就在于其补助并不是综合性的,刺激政策的引导和鼓励的落脚点仅局限在产品终端上,这样的政策对全行业发展价值不大。所以,可以肯定的是,用财政补贴来促进消费一定不会是常态化的政策,未来家电产业的扶持政策将更多地体现在对整条产业链上的全方位覆盖,激发出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上的内生主动性。
模式改变迫在眉睫
从长远角度来判断,节能新政的出台很可能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一大拐点,综合实力强的家电企业将成为新的市场发展主导者。过去几年政策利好所带来的销售狂飙猛进,一度让各家电企业把精力集中在扩大产能上,而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下,他们不得不转变思路,将注重点由量转移到品质上,花更大力气在技术创新、建立竞争力和渠道布局等方面。以电视行业为例,诸如长虹、TCL等企业已经在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单纯的比拼价格、产品已是昨日黄花,现在厂商们还要比拼能效、软件、内容和智能功能应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家电厂商纷纷走上转型之路以应对困境,从以往的追求规模增长,转变为价值的增长和消费需求的关注,按照市场需求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政策红利曾被视为救市的强心剂,但若单纯依赖政策刺激消费,而忽视了行业发展深层次的需求,无异于饮鸠止渴。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著名家电专家陆刃波指出:行业要发展,真正依靠的是产业的提升,而不是行政手段扶持,企业应该通过自身商业模式的变革,从差异化、服务、渠道入手进行自救,提升自身真正的实力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