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交易添彩路灯节能EMC
作者:admin来源:高工LED《新产业》/胡燕玲阅读量:时间:2013-02-25
最近一个月,中山市中电节能公司董事长陈长镇接受了很多媒体的采访,中电节能的市场知名度一下子提升了很多。
这仅仅是因为,中电节能在中山大涌镇做的一个路灯节能EMC(合同能源管理)改造工程, 意外成为中国照明行业第一个碳交易案例。中电节能将项目减少的672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卖给湖南东坪水电项目。
夸张的是,由于有碳交易,上述路灯改造项目还被国家节能中心评为“全国十大高效照明节电项目最佳实践案例”。
“其实我们也没有收到钱,也不知道会收多少钱。”1月中旬,陈长镇对《新产业》表示, 尽管此次碳交易示范效果多一些,但未来随着国内碳交易市场的运营,EMC公司的确可以将碳交易作为一个新的盈利点。
《新产业》了解到,由于节能减排工作的快速推进,近两年EMC服务公司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E M C服务的领域也从L E D照明领域, 迅速漫延到光伏、余热利用等多个行业,并被大多数企业和政府接受。特别是最近国家鼓吹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具体落地方式很可能还是EMC模式。
负责上述交易牵线搭桥的碳战军团首席研究员释一修指出,碳交易对EMC模式将有本质的改变。现在合同能源管理市场是由政府主导,如果用碳排放强度控制交易,E M C公司可以在节能收入的基础上多一笔碳交易收入,会变成市场驱动。
“有了市场动力,整个节能市场会发展起来。”释一修说。
意外收获
为了促成这个国内照明行业碳交易第一单, 释一修花了不少心思,这也是碳战军团首次进军照明行业。
“企业对碳交易这一市场的了解基本是空白,我们必须要说服他们。”释一修说。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简单来讲, 国家每年都给每家企业一定量的排碳配额,配额之内排碳免费;如果配额没用完,可以卖给那些碳排量超过配额的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企业会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量以免超过配额,没用完的配额还可出售以获得更多收益。
当陈长镇了解到,用E M C改造路灯工程不仅可以将节约的电费收入囊中,还可以利用碳交易工具将项目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再次交易。“项目可进行二次交易,多一笔进账,何乐而不为?”
2010年1月,中电节能对中山市大涌镇的路灯进行改造,共2080盏路灯,改造总投资112 万元,改造后全镇路灯年节电量为63.3万千瓦时,按照当地的路灯电价每千瓦时0.8958元计算,年节约电费56.7万元。此外,节约的电费相当于每年节约211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31.5吨。
然而,并不是节约了多少碳排放量,就可以实现碳交易。绝大部分E M C公司并不了解碳交易,也不知道怎样交易。
“用E M C模式装了灯节了能,并不意味着可以进行碳交易了。” 释一修指出,首先项目必须向联合国注册,按照标准规范产品工艺和实施方案。否则即便节能了,碳排放指标也白白浪费掉了。“所有的碳交易都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学才能得到认可。”
据悉,碳战军团是国内唯一一家开发了照明行业节能量交易和碳交易标准的机构。由碳战军团开发起草的《照明终端能效项目基准线方法学和监测方法学》也得到欧洲气候交易所EC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和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 认可。
2012年,碳战军团在碳交易市场成功实现了17亿元交易额,大部分是将国内市场节省的二氧化碳配额成功卖到国外市场,仅有1000万元左右的交易额是在国内市场完成。
照明市场难题
不过,有意思的是,第一单照明碳交易所采用的照明产品却是传统钠灯,并不是几乎成节能标志的LED照明产品。
据了解,按照能耗和排放的成本,目前国内要求节能减排投资强度范围是2000-5000元/吨标准煤,以3.75套250W的路灯为能耗基准的情景下,节能率50%,一年可以节约1吨标准煤, 每套路灯的投资成本不能超过1333元,而目前LED路灯价格一般在5000元以上。
“因此在目前的标准体系下,照明节能项目的节能量和碳排放权交易不支持LED路灯,除非L E D路灯价格能下降到钠灯水平。”释一修指出,L E D室内照明所节省的电能可以用作碳交易,因为L E D室内照明产品的价格已经做到了200元以内,符合国家规定的节能投资强度。“L ED室内照明项目是碳战军团未来碳交易业务的重点攻关方向。”
不过,LED路灯是政府大力推广的产业之一,比如广东就要在2015年内普及L ED公共照明。
“我们进行的路灯节能改造项目,除了这一单,其他都是用的LED路灯。”中电能副总经理刘文锐告诉记者,LED是政府主推的方向,政府会给与LED路灯改造项目20%的补贴,而碳交易对他来讲,仅仅是一个概念。
“现在也有一部分LED路灯企业积极跟我们接触,但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办法帮他们进行碳交易,我们只能给他们普及一些碳交易知识和标准。”释一修指出,国内企业对碳交易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仅有的一小部分企业愿意购买配额, 一方面是出于公益,希望能够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是意识超前,将现在购买的配额储存起来,以防止将来成本上涨需花费更多资金购买,并可进行交易,就像股票买卖一样。
据悉,2013年1月,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7省市开始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而这应该也是碳战军团转向国内市场的原因。
“这将大大刺激国内碳交易市场,我们预计2013年国内碳交易市场将增长10倍。”释一修表示,国际碳交易价格正在逐步下降,市场空间大大被挤压。
目前,国际碳交易平均价格已经跌至30-40 欧元/吨标准煤(折合人民币约248-331元/吨标准煤),与国内市场价格接近甚至更低。
“全球气候谈判各国都有利益盘算,发展中国家出于经济发展的增长并不十分情愿支持碳交易。”释一修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