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台风过境、洪涝成灾、久旱不雨等气候现象,频繁地在世界各地交替出现。这些灾难性气候携带着巨大的杀伤能量频频光顾,破坏着地球上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和秩序,把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留给了灾难发生地的人们,也让每位地球公民都能感受到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的切肤之痛。
不久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大会上,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列举2012年全球诸多极端和破纪录事件,如大范围干旱、洪涝和热浪,其中北极海冰融化被称为今年最值得关注的极端现象之一。资料显示,今年北极海冰融化面积超过1183平方公里,大于美国国土面积。专家呼吁,北极海冰以惊人速度融化,凸显地球海域和生物圈正在经历的深远变化。气候变化正在我们眼前上演。采取全面行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刻不容缓。而实现抑制气候变化目标,减少温室气体碳排放量,关乎每个人。
正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一位官员曾说:“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分国界的。无论富裕还是贫穷,我们每个人在气候变化面前都同样的脆弱。在同气候变化的斗争中,政府、个人和社会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都能为减少碳排放做出实际贡献,改变地球的未来。”
其实,每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而抑制气候变化,产生很大的推动力。诸如节约用水避免跑冒滴漏,杜绝浪费粮食现象,节能装修居室,合理使用空调,家庭照明改用节能灯,随手关灯和关掉电器后拔下插头,选择环保出行方式少开私家车,合理利用纸张,少买不必要的衣服,洗衣时减少洗衣粉用量,减少使用过度包装物等等。这些日常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行为,只要留意都可以做到。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那最终的节能减排指标量将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早在2007年国家科技部就出台了《全民节能减排手册》,用形象的量化数据鼓励人们从日常小事中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例如,在提倡纸张双面打印复印的内容中,有这样一笔明细账:如果全国10%的打印机做到双面打印复印,那么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相当于节约100亿张A4纸,算下来将节约6.4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4万吨。真可谓不算不清楚,一算吓一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全民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为保护地球环境承担的责任。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课题,而说到底也是每个地球上生存人的事情。尽快加入低碳发展的行动中,在日常生活举手之劳中节能减排,为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极端性气候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自律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