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节能灯时代将至
作者:admin来源:消费指南/王向龙阅读量:时间:2012-10-26
    减少空气污染,让天空多一点蓝色;减少碳排放,为地球降一点温度;让自己和下一代拥有更加健康绿色的环境……那么,从这一刻起,让我们一起改变,努力践行低碳生活!所有这一切,从一只节能灯开始——

    100多年前,白炽灯的诞生带来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而现在,白炽灯即将与国内消费者告别。按照2011年11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从今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2016年10月1日后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的普通照明白炽灯。在政策的引导下,中国照明行业在加速迈入“节能时代”。

    节能灯逐渐成为市场主角

    据介绍,我国是照明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节能灯、白炽灯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近几年白炽灯产量和国内销量平均在38.5亿只和10.7亿只。按照国内照明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12%计算,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逐步淘汰白炽灯,对于促进中国照明电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司长谢极此前公开表示,白炽灯淘汰路线图实施后,其替代产品的空间较为巨大。通过实施路线图,将有力促进中国照明电器行业健康发展。

    “绿色照明工程的实施,推动了照明电器行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并在节能方面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表示,节能灯和白炽灯的产量比由1996年的1∶34上升至2010年的1∶1,节能灯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1996年的20%提高到2010年85%。他指出,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实施,为节能灯等高效照明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是相对节能灯而言,LED型节能灯理论光电效率在60%以上,这无疑是未来绿色照明时代的最佳选择。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个家庭用8只40W普通灯泡为例,如果每天平均用5小时,每月耗电量为:8只灯×40W/只×5小时/天×30天=48000W/小时,也就是48千瓦·时电,如果以每千瓦·时电0.5元计算,每月电费=48千瓦·时×0.5元/千瓦·时=24元。如果换成相同照明效果的8只8W的节能灯,每月耗电量为:8只灯×8W/只×5小时/天×30天=9600W/小时,即9.6千瓦·时,每月电费=9.6千瓦·时×0.5元/千瓦·时=4.8元。每月节省19.2元,一年可以节省230元左右。

    事实上,我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照明节电工作,1996年启动实施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先后将其列入“九五”、“十五”节能重点领域和“十一五”、“十二五”重点节能工程,并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开展了3期绿色照明国际合作项目;2008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补贴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对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购买节能灯分别给予30%和50%的补贴。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产品推广后,在零售市场以及家庭室内照明领域,节能灯已经成为了光源市场的主角。在北京十里河灯饰城、高力国际灯具港等专业卖场内,几乎已经难觅白炽灯的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形状、功率、规格尺寸各异的节能灯产品,品牌不下数十种,而飞利浦、雷士、欧普、欧司朗、阳光等品牌明显拥有较高的人气。据了解,早在国家公布白炽灯淘汰路线图之前,不少人在消费理念上就已经将白炽灯淘汰出局。欧普照明专卖店销售人员介绍说,前来选购的消费者都将目标直接锁定在了节能灯。“虽然白炽灯价格比较低,但人们更倾向于选择节能灯。”

    节能灯品质亟需提高

    随着节能意识的普及,节能灯将进入更多的家庭。但在近几年的节能灯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中,部分节能灯甚至知名品牌频频登上质量不合格的黑榜。“节能灯不节能”问题,也折射出市场的乱象。

    据了解,和普通白炽灯平均售价不超过10元相比,节能灯的价格要高出至少两倍以上,如一个60W的白炽灯,市场价约为5元左右,同样功率的节能灯,市场价格在20元左右。但由于节能灯具有节能效果,使用寿命长,符合节能减排理念,近年来节能灯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

    但记者发现,同是节能灯,质量却参差不齐。在北京某建材卖场,销售人员推荐了一款20元的节能灯。当记者表示“太贵”时,销售人员又拿出另一款节能灯,表示只卖10元。记者注意到,这款节能灯外观上的标注很不清晰。“便宜的恐怕质量不行吧?”面对记者的疑问,销售人员表示:“20元的是三基色荧光粉节能灯,10元的是卤粉灯,也能用。”

    消费者吴先生表示,他家的节能灯平均几个月就得换一次,“那些节能灯不是一闪一闪地亮不起来,就是灯管发黑,电没省多少,买灯却花了不少钱。”他告诉记者,以往买的节能灯包装上都写着使用寿命6年,但根本达不到。

    “质量参差不齐,是当下节能灯市场的发展瓶颈。”国家电光源质检中心(上海)副主任俞安琪分析,节能灯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材料成本(三基色荧光粉、注塑材料、电子元件)和人工成本上升,一些小品牌企业没有形成规模经济,所以只能靠采用低质量的材料和偷工减料来压低成本来竞争,这是主要原因。其次是生产装备、工艺和技术水平,致使产品质量根本达不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俞安琪表示,不合格的节能灯主要是虚标高的功率,实际功率是虚标功率的一半或者更低;光效低;使用寿命短;电磁兼容超标,影响通信和自动控制等。

    一些企业负责人也对市场乱象表示担忧。“本来节能灯应该使用三基色荧光粉,但一些小企业使用荧光粉、卤粉、混合粉,价格比正规节能灯低几倍。”说起市场状况,厦门萤火虫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消费者对节能灯只看价格高低,不关心性能好坏。其实采用卤粉的所谓节能灯光效要比正常节能灯低20%,寿命更是缩水很多倍。”

    雷士照明品牌管理中心总监石勇军表示,国家明确淘汰白炽灯,对行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企业而言,既能带来广阔的市场商机,也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如果节能灯产品不提高品质,未来肯定会遭到淘汰”。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窦林平认为,白炽灯淘汰政策的推进,让行业将迎来重整的时机。尽管一些低劣产品可能借机浑水摸鱼,但随着消费者节能意识的提高,将有助于优质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全国性的大品牌。他建议,全国应该对绿色照明行业进行整体规划;其次在绿色照明行业推行强制性检测标准,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回收体系应完善

    随着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的实施,节能省电效果明显的节能灯大量进入家庭,伴随而来的节能灯汞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不仅是质量本身存在问题,节能灯行业还存在所含的汞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打着‘节能’旗号,却往往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窦林平介绍,节能灯是通过激发汞蒸气而发光的,每盏节能灯都会含一定量的汞。按照国家标准,一盏普通节能灯的含汞量约为0.5毫克,但却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超标上百倍,超出人体可承受的最大允许浓度。当它渗入地下后,0.5毫克的汞可能污染约180吨水及周围土壤。

    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讲解空气里汞超标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丢弃废旧节能灯。但目前还没有一套明确的废旧节能灯回收体系,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废旧节能灯的危害,导致汞污染的现象一直存在,“节能灯越是受欢迎,市场销售越火爆,汞污染问题就越紧迫。”

    记者在北京十里河灯具城、百安居、宜家商场等建材卖场里,查看了12个品牌的节能灯,发现仅有3个品牌节能灯标注“含汞”,所有品牌节能灯都没有标注如何回收。

    据中国照明电器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内汞使用量在1000吨左右,大气汞排放量约为700吨,其中燃煤排放汞超过300吨。2010年我国照明产品生产中用汞量63吨,释放到大气的有25吨左右,其中液汞注入过程泄漏约17吨,荧光灯废弃排放8吨,用汞量、液汞注入过程泄漏量较2008年分别减少11.25个和11.75个百分点。

    关于废旧节能灯的处理和回收,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处理成本相对过高,一支直管荧光灯企业回收成本至少为0.6元,而回收后经济价值不足0.1元。尽管废旧节能灯中的玻璃、汞、荧光粉可以再利用,但是单纯从经济角度讲,回收企业并不划算;二是回收体系不完善,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危险废弃物应该由环卫部门集中收集和运输,然后交由环保部门处理,含汞灯管就属于危险废弃物。然而,包括北京市在内很多国内城市的垃圾分类中,并没有专门针对危险废弃物的类别,很多废旧节能灯都是被当做普通垃圾处理了。

    “现在我国就连垃圾分类回收都尚未完全普及,所以节能灯回收就比较困难。”窦林平说,对于居民的废旧节能灯,国内并没有相应的回收要求,消费者一般当做普通垃圾处理。

    记者了解到,国家环境保护部正会同国家发改委研究建立废旧节能灯回收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今年7月1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刚刚执行,需要运行一定时间,总结经验,再考虑扩大范围(到节能灯领域)。”

    对于如何解决废旧节能灯汞污染环境的威胁,业内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是加强回收处理;二是加强生产过程中的泄露防范,包括采用低汞和固汞技术;三是安全合理使用,避免灯管在使用时破碎,延长每个灯管的使用寿命。

    飞利浦照明也表示,目前来看,由各个企业单独进行回收的效果并不非常理想。一方面企业应当加强对回收的宣传,并在回收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如尝试与经销商网点、第三方网点、居民社区、大宗用户单位等进一步合作,扩大辐射面,更好地完善节能灯的回收工作。另一方面,如果由国家集中设立回收与处理机制,将更有利于整个行业提高节能灯的回收效果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Tips选购节能灯5招

    国家电光源质检中心(上海)副主任 俞安琪

    1.选购有“三包”的产品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节能灯的光通维持率(相当于发光量维持能力)在点亮2000小时后,不能低于78%。也就是说,节能灯的寿命如果家用应能使用一年以上。

     2.查看产品外包装

    看产品标识是否齐全,正规产品一般都有注册商标、厂名、厂址、联系电话。还要查看额定电压和电压范围、额定功率、额定频率。在灯的包装上或在使用说明书上,标注关于灯的电流以及其他与安全使用有关的补充说明。同时还要查看节能灯的检验报告,尤其应查阅检验报告中2000小时的光通维持率是否合格。

    3.查看能效标志

    在照明电器中,节能灯和高压钠灯必须有能效标识。能效等级分为3级,其中1级能效最高。能效等级越高,说明该灯节能效果越好。能效标志印制或粘贴在节能灯最小外包装上的明显部位。内容包括:生产者名称或简称、产品规格型号、能效等级、标称功率、色调、初始光效及执行的能源效率,国家标准编号GB19044-2003。

    4.检查外观

    一手握金属灯头,一手握塑料壳体,同时用力拧,如果松动脱落,则一定是不合格产品;看金属灯头与塑料壳体的配合应紧密,铆接点一般应不少于8点,节能灯旋入灯座后,手指应不能触及带电体;对于大批量采购的用户,可取一个灯将其塑壳拆开后,对塑壳的边缘用打火机烧30秒,然后移去,塑壳在30秒内能自熄,其防火性能一般能符合要求。

    5.不买价格过低的产品

    根据节能灯的生产成本和销售现状,9W以下2U类(4管)节能灯的零售价位在8元左右;13W〜28W的3U类(6管)的节能灯的零售价应在15元左右。那些售价在5元以下的产品,其质量难以保证。

     6.节能灯与白炽灯优劣对比

    白炽灯

    白炽灯是将灯丝通电加热到白炽状态,利用热辐射发出可见光的电光源。

    优势:价格低廉,用途广泛,照明质量高。

    劣势:耗电量大,使用寿命有限。

    价格:普通灯泡价格在1元左右。

    寿命:平均寿命在1000小时左右。

     节能灯

    节能灯是将荧光灯与镇流器组合成一个整体的照明设备。

    优势:节能灯光效高,在相同照度下能耗更小。

    劣势:节能灯开关性能差,频繁开关寿命会缩短。

    价格:常用12W节能灯价格约为20元。

    寿命:标准的节能灯平均寿命在5000〜8000小时以上。

    五步告别“白炽灯”

    2011年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的公告》,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照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分为5个阶段:

    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9月30日为过渡期;

    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

    2015年10月1日至2016年9月30日为中期评估期;

    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或视中期评估结果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