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电力监管 促进电力企业节能降耗
作者:admin来源:中国电力报、中电新闻网/赵风云阅读量:时间:2012-09-18
《电力企业节能降耗主要指标的监管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首次以发布国家标准的方式实施对电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监管,使电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可计量、可比较、可评价,强化了电力监管的权威性、公平性和科学性,丰富和完善了电力监管的手段。
《标准》是电力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的里程碑
《标准》选取对煤电企业节能降耗影响较大的供电煤耗和厂用电率实施监管,抓住了问题的实质,将进一步促进发电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深入挖潜管理潜力、实施设备和技术改进,把能耗指标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
《标准》注重指标选取的可比性,监管评价客观公正。一是承认先天差异,针对不同煤电机组开发建设的原始条件差异设定监管基准值,并对是否具备脱硫脱硝能力进行了修正,使监管的基准更加合理。二是修正运行外部条件的影响,过滤了外部因素对煤耗的影响,使监管指标集中反映发电企业可控因素,提高了监管评价的效果。
《标准》是简洁集中的监管指标,强化监管的可操作性。主要选取供电煤耗、厂用电率指标,便于统计计量,通报周期定为一年,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操作性。
《标准》能够促进企业间对标比较、相互学习借鉴,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在企业可控因素方面挖掘潜力,促进能耗指标逐步达到合理水平。
挖掘管理潜能提升企业节能降耗水平
《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是以监管的手段促进电力企业节能降耗的良好开端,重点在于通过挖掘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潜能,特别强调机组本身装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节能水平。
此次《标准》的发布,是对电力节能减排监管方式的有益探索,逐步增加节能降耗监管指标的数量和扩大监管范围,从单纯监管煤耗向更广义的燃煤成本指标的监管,增加煤价监管和燃煤成本监管。实施燃煤成本监管可更进一步促进企业将社会责任与企业效益统一起来。
建议扩大节能降耗监管的范围。《标准》的实施有利于督促发电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挖掘节能降耗的潜力,重点在装备节能、技术节能,除此之外还应该强调管理节能、布局节能。由于机组之间煤耗水平、煤价水平、运输距离差异很大,优化调用发电能力,优先选用那些机组上网发电更是节能降耗的关键环节。不但追求某个企业、某个电厂或机组的节能,更重要的是追求更大范围的节能,追求全系统全社会的节能。建议建立全系统、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节能降耗监管指标体系。
“十一五”期间,发电行业通过大规模的上大压小、设备技术改造等措施,为全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无论是关小机组还是设备改造都有很大的投入,这些投入从全社会、全生命周期看都是能耗的一部分,节能改造的投入产出比应该作为节能减排监管的指标之一。不仅如此,要从发电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抓起,从设备的选型和初步设计开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关注节能。设计方案的先进合理是项目全生命周期节能的重要前提,应该成为节能降耗监管的重点。(作者系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