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节能设计不容忽视
作者:admin来源:中国建设报/张强杨斌方颖李成刚阅读量:时间:2012-08-30
地下工程不占地面空间,在大中城市特别是繁华的市中心已经越来越多。地下工程具有无自然光、保温效果较好等特点,加强这类工程的节能设计,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利用,将为国家低碳节能工程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下工程的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为太阳能光伏系统,可以利用下沉式广场等处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根据工程的应用特性,系统设计为非并网、独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如果是晴朗白天可以利用太阳电池方阵给一部分重要负荷设备供电;如果是夜间或阴雨天致市电电网停电,利用系统中配置蓄电池组经过功率调节器逆变后通过自立输出通道输出,给负荷设备供电。
光导照明系统。光导照明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进行室内照明的装置,可以安全节能并节约大量电费支出。日光照明系统传输方式分为光纤传输与管道传输。主动式的采光一般采用光纤传输方式,被动式则是通过管道进行传输,两者在成本、传输光源、占用空间方面有着极大区别。综合来讲,管道传输因为其成本等因素,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传输方式选择。
节能设备及灯具照明系统。地下空间设施照明的节能主要从控制和节能灯具入手。设计采用智能照明技术,节电率提高到25%~50%。地下工程缺少自然光,主要需求人工照明,这种技术在地下公共建筑的节能中效果显著。
智能化监控系统。工程智能化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通风、空调、给排水、照明等进行控制,达到节能的目的。例如,结合工程智能化自动控制及数据显示,采用温湿度独立调节空调系统解决地下工程夏季湿度过大等问题。另外,利用变频器、PLC、数模转换模块、温度传感器、温度模块等器件的有机结合,构成温差闭环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水泵的输出流量,也可以达到节能目的。
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地源热泵中央系统是利用水与地能进行冷热交换来作为水源热泵的冷热源。地源热泵系统是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
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稳定,高效、环保节能。其中地下水热泵系统最大优点是经济、占地面积小,但需要符合水质良好、水量丰富、回灌可靠的条件。地下耦合热泵系统,这一闭式系统方式,通过中间介质作为热载体,使中间介质在埋于土壤内部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热交换的目的。地表水热泵系统通过直接抽取或者间接换热的方式,利用包括江河湖水、水库水以及海水作为热泵冷热源,其优点是在温暖地区,湖水可做热源;其缺点是在浅水湖中,盘管容易被破坏,降低机组效率。单井换热热井,在国外常称为“热井”。该系统适用于岩石地质地区,与岩石直接换热,大大提高换热效率,节省钻孔、埋管费用。锅炉/冷却塔与地下埋管相结合的混合型地源热泵系统适用于空间小,不能单独采用地下埋管换热系统的建筑或内外分区冬季有大量可利用的排热的建筑物。其系统的设计需要详细计算各季节的散热与排热及总的中和后的散热或排热量来选择热源和冷却塔。
生态化补偿技术。工程设计中可采用下沉式广场、采光井、采光天窗等方式达到自然光的引入,通过绿化处理以及景观效果,配以引人注目的灯光,达到吸引客源的目的。根据工程使用功能,设计着力于地下商业氛围的营造,营造出一个风格现代、尺度宜人、功能合理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