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下更大决心,用更大气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确保2013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7%以上。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通知》表明以节能减排倒逼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决心很坚决。而其中内容更是“有保有压”,立场鲜明:支持的是节能环保,淘汰的是“两高”产业和落后产能。
今年以来,我国能耗强度下降速度放缓,污染物排放增量压力加大,节能减排目标完成进度滞后,要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后3年年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需降低3.84%,比前两年平均降幅高1.03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形势十分严峻。
为此,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十二条措施,以确保完成2013年目标任务。根据《通知》,这十二条措施包括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实施重点工程、推动重点领域节能、推进主要污染物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开发推广、完善节能减排的经济政策、推行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管理监督、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等,为目标任务的按时完成“保驾护航”。
记者注意到,《通知》对于节能绿色环保产业部分着墨颇多,支持的立场不言而喻。这不仅体现在优化能源结构等方面都有详细数量化的任务,而且对于新能源、绿色节能产业也都“偏爱有加”。《通知》指出,要推动实施绿色照明工程,落实半导体照明节能产业规划。继续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3亿只、节能汽车100万辆、高效电动机500万千瓦,推动超高效节能产品市场消费。调整鼓励进口目录,支持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节能环保产品在采购中的比重。
此外,要积极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大力推进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等勘探开发利用。推进光伏发电示范区建设;开展以智能电网、物联网和储能技术为支撑的微电网示范工程;促进煤炭清洁利用,推广使用天然气、煤制气、生物质成型燃料等清洁能源;发展分布式能源;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在支持节能环保产业的同时,发改委还要求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通知》指出,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和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对新上项目能源消费量增长过快的地区,暂缓高耗能项目能评审查。提高“两高”项目准入门槛,新上“两高”项目的能效、环保指标要达到国内同行业、同规模领先水平。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不断提高,通过税制改革加快节能减排逐渐提上议程。此次《通知》就提出,要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研究将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纳入征税范围。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分析称:“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纳入消费税范围近两年一直在提,但是一直没有太大进展,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还比较明显,纳入消费税后肯定会对这些行业产生严重冲击,甚至不少企业可能倒闭或者外迁,因此落实起来可能面临比较大的阻力。而把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纳入消费税范围是市场化的做法,在国外被普遍采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相关产品价格,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方面,《通知》要求,结合做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工作,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1381, -54.00, -3.76%)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为重点,尽快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并公告企业名单,加强监督检查,列入公告的落后设备(生产线)力争2013年9月底前全部关停,12月底前彻底拆除,不得转移。
不容忽视的是,“多管齐下”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现在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节能减排不单是一个部门的问题,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各个部门共同来做工作,才能保证节能减排的任务能够实现。”中国企业投资协会金融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