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全球关注深圳碳交易起航
作者:陈冰、邢丙银来源:深圳特区报阅读量:时间:2013-06-24
    深圳碳交易市场开始运行后,全球知名媒体均予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说,中国碳排放市场起步,这一机制旨在鼓励企业降低污染,投资清洁技术。美国《纽约时报》说,中国引入减排的地方项目,深圳的封顶式碳交易试图减少温室效应。

    路透社、法新社、彭博新闻社、英国广播公司、澳洲广播公司、时代周刊、悉尼先驱晨报等国际强势媒体,都对深圳的碳交易试验予以肯定,并希望深圳的碳交易市场能够驱散欧洲碳交易失败的阴霾。

    “中国迈出谨慎的第一步”

    路透社在题为“中国在碳排放交易迈出谨慎的一步”的报道中说,在周二启动的第一个碳交易市场,首批交易成交于每吨28-30元。这个旨在减排的计划,将在全国推广。深圳碳交易所是今明两年启动的7个交易所之一,涉及635个企业,四分之一城市GDP,3000万吨二氧化碳排量。相对于去年全国80亿吨总排量,这仍然是沧海一粟。另一个碳交易所可望在上海启动,宝山钢铁公司等会参与其中。

    澳大利亚的《国际商报》说,中国的第一个碳交易市场本周已经在深圳启动。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华南地区的一个金融中心。报道引用国际碳排放交易联合会政策研究部主任的话,“中国接受了碳交易概念,并且追赶得很快”。

    国际气候交易和投资协会的主席安东尼·霍布利说,世界正在关注中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热情和作为。如果中国能够在减排的同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那么将会为2015年达成国际减排协定贡献经验。

    《马来西亚太阳报》说,深圳启动的中国第一个碳交易市场,意味着中国通过“盖帽”的方式鼓励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公司将被给予一定的排放指标,节约了的指标可以交易赚钱,而超标的企业必须支付更多的钱。全国计划建7个碳交易所,到2014年能够减少7亿吨二氧化碳排量。到2020年,中国计划每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量减少到2005年水准的40%-45%。

    澳洲广播公司引用澳大利亚气候学家的话说,“中国已经采取具体行动减少污染,鼓励清洁能源企业发展。深圳给碳排量定价,是我们第一次看到给企业排放规定了上限。”

    对经济的影响有待观察

    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说,中国有很多世界第一: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市场,最大的汽车市场,最大出口者等等。深圳启动第一个碳交易市场,“绝对意味着中国是一个大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表明中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是认真的,在减少污染方面是严肃的。深圳的碳交易规则,是依据市场原则而制定的。

    法新社报道说,深圳碳交易市场是中国的创举,但只囊括了38%的污染企业,不到全市一半。“因此,对减少碳排放的效果,仍然需要观察。”

    《金融时报》对深圳碳交易所的数据认可表示担忧。据说初始数据的收集比较灵活,参与交易的企业每年排污数据都在变化,有可能导致每年的碳排量上限提高。还有一个因素是,中国的电价是由政府控制,而不是根据市场自由波动,因此给火电厂强制性地规定排量上限和碳交易价格,似乎是行不通的。

    路透社分析说,如何在碳排放控制和保持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特别是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深圳碳交易市场中,中海油和中石油参与其中,但污染严重的钢厂、铝厂都不见踪影,对减排效果是一个考验。

    为全球碳交易闯出有效路径

    《金融时报》说,深圳碳交易所起步之时,就应当汲取欧洲的教训。运行8年的欧洲碳交易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但因为问题太多,现在处于崩溃边缘。

    《科学美国人》杂志认为,深圳的碳交易具有中国特色。深圳碳交所面临两个考验,一是迫使高污染企业向清洁能源转接,二是超过指标的企业能花钱买到超额部分。因此,企业碳排量的数据收集特别重要。欧洲碳交易市场接近崩溃,就是无法获得准确数据,包括历史数据,无法给企业碳排量定标准。加之欧洲的各国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对企业碳排量指标随意调整,生怕影响企业运作。但愿深圳的碳交易试验能够驱散欧洲失败的阴霾,为全球碳交易闯出有效路径。

    相关新闻

    碳排放交易价为何是30元/吨?

   专家表示这一价格是交易前供求双方交易协商的结果,以后波动变数很大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启达

    深圳排放权交易中心日前正式开闸启动碳排放交易,深圳能源集团成就首笔交易。其间,30元/吨的交易价格引起广泛关注,这个价格为什么会跟欧盟交易价格差不多,甚至比北美还略高?这对深圳乃至全国的节能减排能有多大的平抑作用?

    只要使用油、煤、气、电都会排出二氧化碳。理论计算显示,1公斤纯碳充分燃烧后,会产生出3.7公斤二氧化碳,这就是碳排放量。对于普通市民而言,有形的东西定价容易,对碳排放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却有相当难度。

据估算,深圳30元/吨的交易价格折合约为4.5-5.5美元,价格跟欧盟的差不多,比北美略高。显然这个价格,意味着深圳企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将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义务。

    记者检索近年欧盟的碳交易价格,发现其碳交易价格波动很大,基本处于下跌态势,从2005年的30欧元到目前的4欧元上下,有时甚至有不足1欧元的情况。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表示,这个价格不是政府定价,也不是交易所定价,而是交易前供求双方交易协商的结果,也就是协商价,这个价格在随后的交易过程中波动的变数可能很大。

    目前深圳碳交易的首批项目来自635家工业企业和部分大型公共建筑,这些碳排放量占全市总量的40%。按计划,深圳拟将新能源公共交通碳排放也纳入碳交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