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评论:不低碳,没未来
作者:admin来源:深圳商报/苗凡卒阅读量:时间:2013-06-18

    6月17日是我国第一个“全国低碳日”,作为“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今天在深圳坪地国际低碳城开幕。我们向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祝论坛圆满成功!

    关于低碳,大家说了很多年,可是,低碳到底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仍然是一个需要厘清的问题。其实,对于今天的世界,低碳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概念,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择。在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日渐紧张的当下,低碳是我们和环境握手言和的方式,低碳是我们通向未来的通行证,不低碳,没未来。

    如今,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实现这个目标的路径,就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见,低碳发展是国家的战略选择,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在新时期探索科学发展的新使命。

    如何实现低碳发展?

    首先是经济增长方式要低碳。毋庸讳言,今天高碳的现状,和我国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密切相关。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低碳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拿深圳来说,国家把低碳城市试点放在深圳,用意显而易见,就是要看看深圳的经济奇迹与低碳发展能否共冶一炉,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具体到国际低碳城这个项目,其探路的用意更加明确,项目规划中说,到2020年,深圳国际低碳城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低碳城区,届时低碳城约10平方公里土地将诞生超过800亿元GDP。可见,能否实现GDP低碳化,是低碳发展成败的关键。

    其次,企业运营要低碳。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很多国外企业来中国购买碳排放权,俗称“买碳”,可是,我们几乎看不到中国企业为碳排放买单。这种局面,对于低碳发展极为不利。从明天开始,深圳将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成为国内首个正式启动碳交易的试点城市。而这项交易的一大看点,就是深圳将纳入管控的635家企业确定碳强度的基准和配额总量,企业超标准排放,就必须“买碳”。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举措,它让企业必须把低碳纳入运营成本,让低碳和纳税一样,成为企业天然的使命。

    同时,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也要低碳。企业之外,城市本身也是碳排放大户。所以,城市的公共政策是否低碳,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比如说,建筑是否低碳,可能会影响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碳排放。城市公交分担率增加一个百分点,可能减少上万辆私家车的排放。深圳曾经进行过测算,全部公交车实现油改电之后,相当于减少了40万辆汽车上路。由于公共政策具有乘数效应,公共政策的低碳化已是刻不容缓。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发展透支了环境,透支了未来。现在,该是低碳发展大行其道的时候了。再不低碳,我们将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