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16日举行的交易所揭幕式上获悉,这一国内最大碳交易平台将构建辐射全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应春,副市长唐杰出席揭幕仪式。
碳交易是国际流行的绿色发展实现途径,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于2010年9月成立,将搭建碳排放权交易平台。2012年4月,交易所在深圳市政府支持下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金从1500万猛增至3亿,股权结构从单一股东转变为6家深圳国企和3家央企的组合,成为国内同类交易所中注册资本额最大交易所。
与此同时,深圳碳交易试点筹备风生水起,于去年通过《深圳经济特区碳排放管理的若干规定》,成为国内首部碳交易地方法规。期间排放权交易所承建注册登记簿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目前三大系统已顺利完成开发,将于6月18日正式启动。据悉,在当天碳交易“开市”活动中,我市将有首批共8笔碳交易达成,其中3笔为企业交易,5笔为个人交易。碳交易价格拟定为30元/吨。
截至目前,深圳已有635家工业企业和200栋大型公共建筑物将进入碳交易市场,未来公共交通等领域企业也将纳入其中。副市长唐杰表示,深圳致力于开放性的碳交易市场建立,即周边没有建立碳交易体系的省市企业也可以来深圳进行碳交易。
据悉,未来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将落户前海,将利用前海金融创新平台,尝试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模式,由此建成为国内最先进、最具影响力的低碳产品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