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在氧气环境中实现的,排放的则是碳,氧和碳的比例关系因而经常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者一种产业生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际通用的思维和行动。正是在这样的格局下,深圳国际低碳城启动区从纸上走到地面,从深圳的地理边缘走向聚光灯的中心。它选址龙岗区坪地街道,已完成土地整备和前期规划,去年8月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启动项目包括国际低碳城会议及展示中心、工业厂区绿色建筑改造、客家围屋低碳社区改造、低碳市政工程、丁山河改造等。
首先,从城区的碳强度来看,这里可能是一个具有领先指标的“试验田”。
以将于今日迎客的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为例,它是一座零污染的建筑群,采用室外环境生态、绿色交通、绿色建材、绿能综合利用等10大低碳环保技术系统,成就了一座拥有5项100%的绿色建筑群:建筑100%绿色化、公共交通100%清洁化、污水利用100%可再生化、废物处理100%可回收化、能源使用100%低碳化。同时,它有90多项低碳生态技术项目。即便从全球来看,深圳国际低碳城也属领先水平。
更多的惊喜会一一展现。据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透露,深圳国际低碳城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被列入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旗舰项目,涉及低碳产业、社区改造、绿色建筑、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建成后城区碳强度将远远低于伦敦、纽约、香港等城市。
其次,这里是低碳理念市场化的“试金石”。
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上,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正式启动。届时,深圳635家工业企业和200栋大型公共建筑物将进入碳交易市场,未来将新能源公共交通碳排放纳入碳交易体系,力争构建辐射影响全国的碳排放交易体系,深圳将因此成为中国首个启动碳排放交易的城市。
诸多创新正在酝酿。据透露,深圳碳交易的定价方式,将由市场决定。同时,深圳碳交易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将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吸引更多资金参与深圳碳交易市场,特别是利用前海的优势,发展深港碳交易市场,推动人民币成为跨境碳交易计价结算货币,共同探索制订建设深港碳交易体系的合作模式和配套措施。绿色市场,充满机遇。深圳碳交易市场启动后,不仅可以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的目标,还可在数万亿减排市场的诱惑下,激发市场活力,吸引大批资本和创新企业占领新市场,激发更多的技术革新,进而派生出更多新兴产业。
更重要的价值在于, 坪地小小的区域,体现了深圳大大的雄心,体现了一座先锋城市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低碳发展的背后,是以“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来支撑。从工业经济来看,深圳正在淘汰低端制造,挺进先进制造,不断实现工业经济的全新转型升级。去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91.4亿元,先进制造业占比近七成,意味着深圳制造业高端化提速。最显著的变化是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出的粗放型企业,加速淘汰出局,去年深圳淘汰此类企业1575家,今年力争淘汰低端企业3000家。从产业布局来看,“大手笔”扶持新能源产业,从2010年开始,深圳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拿出5亿元支持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规模将达2500亿元。
绿色发展赢得尊重。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迈进的深圳,GDP底色更绿。去年,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继续降低,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在广东省最低,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年度减排任务超额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