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及丁山河整治工程进入最后收尾阶段。
新桥世居客家围屋将被改造成特色创意社区。
本月17日至18日,业界期盼已久的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终于要在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的深圳国际低碳城召开了。记者了解到,为了能扎实做好论坛服务保障工作,龙岗区相关部门再度启动大运会级别的后勤保障机制,设立了14个保障组严格落实论坛保障工作。
一流生态城区交付低碳论坛
由于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所使用的建筑群为新建项目,龙岗区政府、区建筑工务局和坪地街道办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创造了“低碳城速度”——低碳城会展中心从启动到建成仅用了180天。该项目集展示、研究、中试、营销于一体,是包含十大技术系统、97项低碳技术的低碳绿色集成示范项目。
为给低碳城论坛提供一流的周边环境,龙岗区启动了其他6个建设项目,包括总投资为1.2亿元的污水处理站及人工湿地项目。该污水处理站的常规日处理量约2.5万立方米;湿地面积约2.9公顷。项目对丁山河上游惠州河段的混流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及处理,与丁山河治理及周边人工湖项目一起,实现了场馆周边河道“水清、岸绿、生态”的效果。另外,龙岗区还对低碳城片区市政道路进行了改造,给会展中心周边8条道路铺设了沥青罩面。低碳城沿线建筑立面改造也已完成,并对总长8.3公里的三条道路沿线共308栋建筑进行了立面刷新、立面装饰、广告改造等。
记者获悉,低碳示范城区的会展中心、丁山河生态整治、客家围屋改造一期、市容环境提升等4大类7个项目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全部可以在代表报到前顺利交付。
新桥世居绿色改造成为新亮点
记者日前探营最后收尾建设的深圳国际低碳城,发现这里不乏绿色低碳理念的创意社区。
在低碳城会展中心北侧,有一处占地面积0.8公顷的新桥世居。在低碳城的建设中,龙岗区充分发掘其客家围屋资源,以低碳绿色的理念,对新桥世居客家围屋进行了改造。既避免了大拆大建,又为这里设置了客家居住、文化展示、创意设计、特色文化交流、农家乐等功能,打造成为低碳城具有文化魅力的创意社区,实现社区与城区的共赢。记者看到,新桥世居客家围屋改造项目一期内容包括月池景观整治和三进祠堂修缮两部分。目前,正在进行收尾和清场工作,预计6月15日前完成。
在低碳城的设计中,两块区域用集装箱作为可移动的工作区域,目前也已经接近工程收尾。记者从龙岗区建筑工务局了解到,这些集装箱原件采购自中集集团,两三个普通的货箱,经过创意切割、组合、移动,就成了一栋绿色低碳的LOFT工作区域,既节省建筑成本,又方便移动和重新组合。
论坛会议服务尽显绿色低碳理念
按照深圳市的统一部署,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由龙岗区负责。龙岗区表示,将按照大运的标准和要求,完善组织框架、工作机制和技术系统。目前,低碳城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已成立,由常务副区长任组长,相关区领导任副组长,同时制定了后勤保障工作方案,共设立了14个保障组(包括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住宿、餐饮、医疗、志愿服务、媒体宣传、消防安保、信访维稳、环卫保洁、环境质量、设备维护等),按照分工要求,严格落实责任,确保论坛保障工作不出任何纰漏。
记者了解到,在低碳城论坛的会务服务及保障工作中,龙岗区倡导采用绿色交通、节能环保、集约智能等方式,力争起到低碳示范作用。比如,在餐饮方面,会展中心采用机器人供餐,这有利于保障用餐质量和安全、降低运营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在交通方面,参会人员下榻酒店、停车场与会展中心之间全部以纯电动新能源巴士和电瓶车接驳。在会务方面,将减少发放纸质资料,代之以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等向参会人员传递资料,体现绿色低碳理念。
丁山河演绎生态龙岗新示范
低碳城绿化提升造福坪地百姓
■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尉心
端午假期,处于最后工程收尾阶段的低碳城核心启动区,成了坪地居民休闲、散步的新去处。加固一新的丁山河堤错落有致,大片的新草地一直绵延到河床,清澈的丁山河水潺潺流过,嬉戏的孩子捧着水花在河堤亲水石上……在低碳城主题的城区改造中,人、水、城,一起描绘了一幅“人水相亲、水清岸绿”的美丽图画,为“生态龙岗”做了最新的绿色注解。
丁山河水质改善及低碳城段景观提升工程,是配合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创造的良好外围环境,也是龙岗区在建设低碳城过程中,给坪地人民送上的一份“生态大礼包”。工程治理点位于现状横坪公路桥,终点是位于丁山河上游惠州新圩镇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橡胶坝,总长约4公里,它实现了将上游惠州河段的混流污水及低碳城片区的入河污水进行有效收集及处理,沿河的污水可直接汇入箱涵,达到了低碳城场馆周边河道“水清、低碳、生态”的目标。会展中心外的沿河区域还被打造成了类似于龙岗河“生态节点”的开阔区域。通过土地平整、地形塑造和河岸绿化,重点体现了水源涵养理念,俨然一派“生态绿峪”。
在深圳国际低碳城片区,全新延伸至此的绿道在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吸引了不少骑游者的光临。据龙岗区城管局介绍,在围绕低碳城的基础建设中,坪地片区新建和改建了17.1公里的绿道,既契合低碳城100%绿色出行的理念,又方便了高桥、坪西的工业园区员工出行,还能进一步实现坪地绿道与龙岗中心城绿道网的无缝对接。
“低碳城的建设,既契合了低碳绿色的理念,也把最新的环保、水务技术融入到了坪地的山山水水中,它丰富了‘生态龙岗’的理念。”龙岗区委主要负责人还向记者透露:“龙岗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坪地街道极高的森林覆盖率,是国家、深圳市把国际低碳城放在龙岗、落户坪地的重要考量之一。”
随着丁山河生态节点的人流越来越旺,坪地街道党工委书记钟春平有个论断:“从长远看,随着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召开,坪地的生态印象,将远播海内外,势必将吸引一批城市更新项目、公园建设及道路景观整治工程,通过这些措施,坪地的城市形象将会有一个根本性的提升,成为‘生态龙岗’乃至深圳的低碳绿色‘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