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635家企业将获1亿吨碳配额
作者:admin来源:深圳商报/谢静阅读量:时间:2013-05-22
    21日下午,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启动工作发布会在市民中心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作为中国七个碳交易市场的试点之一,深圳将于6月18日正式启动碳交易,预计将在未来数周向635家工业企业发放三年总额大约1亿吨碳配额。

    计划5年碳排放降32%

    据介绍,深圳市碳交易市场建设遵循“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今年启动阶段,将重点企业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碳排放管控单位,总数超过800家,其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市总量约40%。此后,新能源公共交通碳排放也将纳入碳交易体系。

    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德林介绍,在试点期间纳入管控的工业企业板块有635家,这635家工业企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59%,占全市GDP26%。另一板块是大型公共建筑,约200家。这2个数字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数量均为最大。

    在工业企业方面,目前深圳市已基本完成首批635家工业企业的碳配额分配工作,根据分配结果,这些工业企业从2013~2015年三年间,将获得的配额总量合计约1亿吨。按照计划,到2015年,这些企业平均碳强度将比2010年下降32%,这一目标高于全市平均21%的减排目标。

    促企业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相较于欧盟的总量控制,深圳采取了更为灵活的“碳强度”指标。吴德林表示,深圳碳排放整个交易体系建设以碳强度下降为目标。即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也就是企业碳排放量除以单位增加值。该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

    他介绍,之所以采用这一指标,是因为深圳与欧盟国家相比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深圳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能源消耗没有到峰值,服务业能耗量也还在快速上升。另外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对能源的消耗也比较大。所以深圳通过相对指标“碳强度”来控制碳排放。碳强度的下降,也意味着企业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或者说改善商业模式,最终结果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通过电子化分配避权力寻租

    配额分配一直是碳交易过程中的关键,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做到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深圳市在此方面也探索出一套具有深圳特色的制造业碳配额分配的方法——建立电子化的企业碳配额申报与分配系统,鼓励企业全程参与。

    吴德林介绍,目前有关部门已做了一个配额分配的电子化系统。具体分配时,企业根据自己掌握的过去三年碳排放量、自己掌握的未来三年生产经营计划,在电子申报系统上申报六个数,即未来三年,碳排放量预测值和企业预测的未来三年的增加值。这六个数填完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配额。企业认同这个配额后,就可以签字画押,分配也就结束了。

    “这种分配方式避免了分配可能会出现的权力寻租行为”。吴德林表示,电子化的分配也防止了分配人员不当行为的发生。因为初期是免费分配配额,但上市交易后就是真金白银。企业一年后履约,如果排放超过持有配额,就必须去市场上购买,如果超过了持有配额,又不去市场上买,就要按照规定进行惩罚。同时电子化操作也提高了分配的效率,一次性就能分配几十家。

    将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

    深圳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对于除了635家工业企业和建筑业主来说,会带来什么相关的机遇?

    吴德林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对纳入进来的企业来说,应该说早纳入、早受益。 因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的稀缺以及能源结构的改善,企业要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这是必然趋势。对纳入的企业而言,参与碳交易有利于企业决策,将鼓励企业投入更多资金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被迫去市场上买碳。

    企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之后,可以知道自己在所处行业里碳排放的位置,有利于企业早决策、早投入,增加企业自身竞争力。如果企业减排工作做得好,它的配额还可以到市场上去卖,获得收益。

 

相关链接:

普通投资者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交易规则6月18日发布

    深圳商报讯/记者 谢静

    昨日的发布会上,记者还获悉,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已注册深圳前海金融创新区。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陈海鸥在接受深圳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排放权交易所落户前海,有利于充分利用前海金融服务业优惠政策。

    她介绍,目前碳排放信息管理系统、注册登记簿系统和碳排放交易系统三大支撑系统经过调研与分析,开发与试运行和网络部署等三个阶段的建设,目前已基本满足碳交易市场开展交易的要求。截至目前,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已基本完成工业企业的注册开户和系统操作培训工作。

    交易所开户即可交易

    除了目前635家纳入碳排放交易的工业企业和200多家大型建筑,其他企业和业主是否可以参与市场交易?

    陈海鸥表示,现在排放权交易所采用的是会员制方式,除了管控企业成为会员之外,普通投资者会员、项目业主会员均可参与。她介绍,项目业主就是碳抵消机制项目的提供者,即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的项目业主可以参与。投资者也可以参与到碳交易市场,只要到交易所开户,取得一个账户,就可以进行交易。

    陈海鸥还透露,6月18日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时,深圳碳排放交易规则将同日公布。碳交易价格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据介绍,深圳将采用市场定价方式,因为碳价格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市场的供给、投资人对市场的预期,能源价格,企业减排成本等。

    市场不局限于深圳企业

    记者在昨日发布会上了解到,深圳碳交易市场不仅仅局限于深圳区域内的企业和建筑业主。

    “希望深圳以外的这些企业和建筑业主也能参与深圳的碳交易平台。”吴德林介绍,深圳致力于开放性的碳交易市场建立,即周边没有纳入碳交易体系的这些省市企业也可以来深圳进行碳交易。

    “此外,我们希望与国际碳交易市场进行合作。”他表示,特别是与香港的合作前景广阔,在全国的几个碳排放交易所中,深圳碳排放交易所与香港企业最近,前海是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有相关的资金、政策、人才等方面支持,奠定了良好的国际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