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深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均量1/12
作者:admin来源:深圳特区报/方胜阅读量:时间:2013-03-22
    3月22日,是第21届世界水日,“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

    记者了解到,深圳这座管理人口超千万的全国特大城市,本地水资源严重匮乏,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1/12。

    危机:深圳是全国最缺水城市之一

    不久前,记者来到了位于坪山新区的松子坑水库。“这水都是从惠州引来的。”水库管理所所长陈国模介绍,松子坑水库是深圳的“水源生命线”东江水源工程进入深圳境内的第一座调蓄水库。取自惠州水口的东江水,经过上百公里的奔流,途经这里走进千家万户。

    市水务局水资源和供水保障处处长龚利民向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深圳本地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只有12座库容超100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低于世界水危机标准,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2。全市水资源储备量仅能满足20天左右的应急需要。深圳也因此位列全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大城市之一。

    境外引水工程为深圳提供七成以上用水

    深圳水源短缺问题由来已久,水源短缺曾经为这座城市带来重大损失。2001年,东江水源工程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与1965年建成的自东莞境内东江取水的东深供水工程一道,成为了深圳主要水源,才让窘境得到缓解。

    多年来,境外引水工程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提供了七成以上的用水需求,但这并不能让深圳高枕无忧。今年春节后不久,全市水务工作会议召开,市水务局局长张绮文谈到今年工作重点之前,忧心忡忡地提醒说:“深圳水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依然没有根本性改变。在境外东江取水量受限的条件下,本地水资源储备难以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用水缺口依然较大。”

    应对:“开源”、“节流”两大措施并举

    “预计到2020年深圳将有6亿多立方米的用水缺口。”龚利民介绍,对于深圳而言,一条出路是开辟新水源,另一条则是继续大力推进节水管理。

    开辟新水源方面,市水务部门正在进行实施东江水源三期工程的论证。三期工程将在惠州市惠阳区扩建一个大型水库,不仅解决深圳水资源战略储备能力不足的难题,也可为惠阳城区、深莞惠合作示范区供水。“更大的手笔”则是推进西江引水。“东江是珠江的支流,而西江则是珠江的干流。对比东江,西江的流域面积更广、水资源更充沛。如果成功引入西江水,将为我市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解决水资源的后顾之忧。”

    节水管理方面,深圳将全面确立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排污总量控制“三条红线”。2012年深圳实现了全市用水总量、自来水供应量双下降,节水规模相当于一座梅林水库。今年,全市万元GDP水耗争取再下降5%。记者从深圳市节水办了解到,再生水利用将会是深圳未来节水工作的一个关键点。对污水回用、再生水利用将会有政策制度和激励机制,力争在政策、资金上实现突破,推进再生水的进一步利用。